首页 集团介绍 组织机构 最新动态 招商合作 艺术品专栏 艺术品资讯 主席风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贵州金阳动漫生态园开发建设可行性报告
作者:   来源:   人气:3403次
 



贵州金阳动漫生态园开发建设

可行性报告



前 言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在世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并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会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未来更是前途无量。

新的媒介革命形式下,原有文化艺术领域内部发生了行业内的大调整、大组合,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如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及网络游戏等高速发展,使得像电影这样一些昔日文化艺术界的“龙头老大”风光不再,转而成为电视业、音像业、网游业的补充。而网络游戏等先前的无名小卒,则后来居上,异军突起,具备了势不可挡的领军气魄。当代信息产业也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内容的交融汇合。以制造内容和经营内容为主的“数字内容产业”,不再仅仅局限在原先的电影、电视、报业的界域之内,新型的数字多媒体软件等内容产业,早已打破先前文化艺术固有的边界,横跨通讯、网络、娱乐、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行业,进行了“除界域”的融合重铸过程。而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刊物、数字艺术、数字游戏等一大批新型文化方式则展示出强大生命力。

近年来我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列入重点规划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波“产业政策”调整的新浪潮。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或“创意产业集群”,往往是作为实施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形成一些颇具规模的创意产业集群,它们有的刚刚成型,如北京通州宋庄画家村;有的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如广州的“广东动漫城”、上海的同济设计产业带等。当地政府在充分肯定这些创意产业集群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前提下,同时不断探索如何服务于这一类特殊的产业集群,思考政府和企业在创意产业集群/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中各自应该扮演的角色。

本报告在产业集群以及产业园区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金阳动漫生态园的发展模式,并对本园区可能形成的创意集群产业链的必要部分进行了细致分析。在自然条件形成的文化内涵、周边环境等角度对动漫生态园进行了区位分析,并提出了产业引导策略和空间引导策略,形成了动漫生态园的空间指导性原则。报告认为,应合理规划园区功能布局及用地结构比例,构建适宜文化创意和动漫科技产业的景观特征,园区景观生态规划应符合产业生态学理念,并且要营造适于交流的公共空间。






目      录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1

(一)政策大背景的支持性 4

(二)投资背景 7

1、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转移 11

2、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12

(三)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14

1、各国发展创意产业概况 16

2、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20

(四)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21

(五)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3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理论基础 27

(一)产业集群 27

1、什么是产业集群? 27

2、产业集群概念的作用 29

3、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31

4、产业集群主要特征 37

5、产业集群的类型 39

6、产业集群的效应 40

7、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42

8、产业集群的政策意义 47

(二)产业集群形成模式 48

(三)创意产业集群 52

(四)产业园区 71

1、定义 71

2、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其演变 72

3、产业园区的发展机制:专业化和综合化 74

4、产业园区对地方的影响 75

5、产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75

(五)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发展新模式 76

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础 77

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特征和功能 78

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高级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80

三、动漫生态文化创意园园区模式探索 81

(一)动漫生态文化创意园园区的国际国内经验 81

1、国际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及动漫创意园区发展经验 82

2、中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及动漫创意园区发展经验 95

四、金阳动漫生态园的区位分析 102

(一)金阳新区规划,城市功能定位 102

(二)便捷的交通 103

五、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策略 106

(一)产业引导策略 106

(二)空间引导策略 108

六、金阳文化创意园空间规划的可行性建设方案………………………………110 

(一)动漫创意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型公园建设内容主要为…………… 111

1.动漫文化广场设施………………………………………………………111

2.道路交通方面……………………………………………………………….111

3.系列文化主题项目………………………………………………………….111

4.配套设施……………………………………………………………….. .....112

(二)在石林公园周边的建筑配套区域作为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产业园和商业办公配套系统构成:…………………………………………............. ........... ...........112

1.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产业园………………………………………………112

2.商业办公配套系统…………………………………………………………112

(三)动漫生态园产业发展模式………………………………………………..112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在世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并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会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并以高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更新换代,创造出了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内容产业已逐步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产业,未来更是前途无量。

新的媒介革命形式下,原有文化艺术领域内部发生了行业内的大调整、大改组,新的艺术传播媒介如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及网络游戏等高速发展,使得像电影这样一些昔日文化艺术界的“龙头老大”风光不再,转而成为电视业、音像业、网游业的补充。而网络游戏等先前的无名小卒,则后来居上,异军突起,具备了势不可挡的领军气魄。 

当代信息产业也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内容的交融汇合。以制造和经营内容为主的“内容产业”,不再仅仅局限在原先的电影、电视、报业的界域之内,新型的数字多媒体软件等内容产业,早已打破先前文化艺术固有的边界,横跨通讯、网络、娱乐、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的各个行业,进行了“除界域”的融合重铸过程。而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数字刊物、数字艺术、数字游戏等一大批新型文化方式则展示出强大生命力。

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集视觉艺术、创意设计、数字网络、立体传播、时尚娱乐、创意生活等特征于一体,是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世界动漫产业发展迅速:

  2004年,全球数字动漫产业的产值已达2228亿美元,与动漫产业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

1)英国数字娱乐产业年产值占GDP的7.9%,成为该国第一大产业。

2)美国网络游戏业已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娱乐产业。

3)日本游戏市场每年创造2万亿日元市值规模,动画产品出口值远远高于钢铁出口值。

4)韩国动漫业产值占全球的30%,已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从全球及主要国家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2、中国动漫文化市场消费的潮流已经到来:

全国有近四亿青少年受众,市场潜力深厚。由于动漫节目及产品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广电总局要求中央及各地方电视台开播少儿频道,并且所播放的动画节目以国产优秀动画为主,这从政策上为国产动漫产品创造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2004年我国动漫总创收达117亿元人民币,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求却在26.8万分钟,实际需求缺口达23万分钟,电视台严重感到动画资源的不足。

在2005年上半年,各地兴起了建设动漫产业基地,在相关扶持政策的鼓励下,投资动漫产业的高潮。发展到2007年,中国动漫产业正在加速融合发展。动画抓帧图书成为出版市场一大亮点,市场销量较好的作品主要有《虹猫蓝兔七侠传》、《小鲤鱼历险记》、《福娃奥运漫游记》、《喜羊羊与灰太郎》等。2007年前11个月动画片产量就已经达到8.5万分钟,超过2006年全年,估计2007年全年可突破10万分钟。国产影视动画播映体系初步形成,广东电视台嘉佳卡通频道正式开播,北京卡酷动画卫视频道正式上星,目前全国共有4个动画频道和33个地方少儿频道,每天播出国产动画片约8000分钟。电视频道运营能力逐步提高,其中央视少儿频道广告收入突破1亿元,上海少儿频道达到8千万元,上海炫动卡通频道仅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3158万元,净利润1895万元,较2006年全年实现的净利增长近2倍。一批原创国产动画企业围绕动画片大力开发图书、音像、玩具等衍生产品,品牌增值效应显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毋庸置疑,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整个中国的动漫产业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仅上海、北京、广州三地,13岁至30岁青少年的动漫消费就达13亿元。同时,动漫产业还能带动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我们目前每年文具的销售额为人民币600亿元,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此外,动漫爱好者、消费者正以几何级数增长,这个巨大的市场充满了商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以此类推,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市场非常缺乏深入人心的漫画形象,仅有蓝帽、红猫蓝兔、孙悟空、哪吒、皮皮鲁等少数几个形象,而且这种形象的塑造者、创作人虽然有一定水平,但是普遍文化底蕴较弱,其创造的动漫形象往往个性不突出,除了历史传统的孙悟空等形象外,新形象的正气感不足,可记忆力比较弱,或者情节设计分散,形象强化功能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急需一批文化大家的参与,打造一个形象更加饱满、情节记忆力比较强、性格特色更加鲜明突出的动漫形象。

(二)政策大背景的支持性: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形成国家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是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发展则经济发展就是没有根基的发展,再美再炫也不过是无本之水。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带来的经济增长,那么,文化产业也必然迎头赶上而开放更绚丽的花朵,才能巩固我们的经济成果。

16大的关怀:2002年至今我国迎来了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在2002年党的16大上,明确提出,我国要: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培养壮大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稳步推进文化立法,文化法律框架体系初步形成,16大的召开,吹响了我国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号角。自此以后,党中央召开了文化产业学习会,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实施,“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建设文化大市”、“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文化强市”、“文化强县”、“文化强镇”、“文化兴企”等一系列文化图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在各地纷纷提出,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开始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第一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概念,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在中央及各级政府重视下,动漫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奇葩,必将取得更多的营养和支持而拥有更美好的前景。

2、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适应市场新形势、满足市场现代需求的重要产业、产品,是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为此拥有强大的实际政策支持:

1)2003年7月,为全面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由中宣部牵头,成立了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参加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明确提出动漫产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2)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是迄今为止对国内动漫画产业最重要的政策。《意见》从体制管理、市场经营和创作研究三个方面切入,勾勒出振兴中国动漫产业的全新蓝图;提出经过5至10年时间,动漫产业至少要占GDP的1%,意见预计:我国动漫产业未来至少具有1000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意见要求:各省、市、县普遍设立动画频道或少儿时段;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比例不低于6:4,在黄金时间段17-19点间不得播放国外引进动画.

2005年中国2000家省市电视台所规定的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为25万分钟,而达到播放要求的动画片供给量则只有5万分钟,有20万分钟的缺口,这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四倍.截止2005年12月31日,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批准30家少儿频道、全国59家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电视台共设有动漫栏目近200个,每周播出的动画片近4万分钟.

3)2006年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文化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10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建立机制和强化政策入手,为我国动漫产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该意见中明确: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优秀动漫原创产品的创作生产。鼓励我国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动漫产业。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关于软件产业发展的优惠税收政策。力争在5至10年内使我国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 

(三)投资背景:

在庞大的社会消费需求刺激、政策支持下,我国动漫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会,企业向动漫投资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1、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将动漫作为新兴的产业大力扶持。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大连等地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全国有2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了动画专业;动画节、动漫展、动漫论坛、动漫培训班也层出不穷。

1)北京市:

2006年11月12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税收、资金、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系列政策,争取使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10%

此外,北京市政府还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此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也分三年投入资金5亿元,支持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公共设施工程。

在政策刺激、市场需求下,北京一些公司,纷纷投资动漫产业,促使北京市动漫基地已经有较大发展,已经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雍和园、石景山园、三辰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十几个动漫产业基地。

2)河南省:

在文化强省书记徐光春领导下,积极重视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出台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豫发〔2005〕14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豫发〔2005〕18号)。

在以上文件中明确,河南省要:瞄准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要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网络服务、广告会展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网络游戏、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后发优势。网络服务业要迅速扩大规模,不断拓展网上资讯服务,开发网上影视、网上教育、网上医疗服务等系统,提供文化信息资源的链接服务,形成规模效益。广告会展业要充分利用我省的区位优势和郑州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优势,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和广告信息资源,建立影、视、声、平面、户外、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全方位、多门类的广告媒介体系。加强以郑州为中心的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档次、品位和服务水平,吸引国内外节会来我省举办。动漫、网络游戏和文化创意业等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的作用,吸引国内外专家,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研发高新产品,建立动漫和文化创意等产品研发生产园区,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下,河南省地税局出台了《关于落实税收政策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对试点单位、新办文化企业、新兴文化产业和符合高新技术条件的文化企业的税收支持上,明确一系列税收优惠项目。

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标志动漫,一直以来都受到河南省高度重视。据透露,目前,省内的“小樱桃动漫城”和“少林动漫娱乐城”两大动漫基地建设已经启动。此外,省委、省政府还专门设立了文化产业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投资好的动漫和其他文化产业项目,力求通过一个时期的发展,使河南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提高新兴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的科技含量。

2、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纷纷开始进入动漫产业:

  如:郑州市鬼谷门CG动漫培训学校有着这数十家企业作为坚实的后盾,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变革院校式和理论型的培训方式,采用实战操作培养人才,采用以“实战项目”的方式,以“经验传授为主、课堂集中讲授为辅”的新型授课模式,学员亲自参与公司商业片的实际生产的培训模式,边学习边让学生进入企业了解企业运作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以“实训结合理论、着重艺术创作能力”的教学理念,共同赋予郑州市鬼谷门CG动漫培训学校旗帜鲜明的培训特性。
  确保学员在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投身于工作环境,避免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相脱节。快速成为专业技能佼佼者。郑州市鬼谷门CG动漫培训学校良好的业内人脉关系和完善的人才推荐机制,将保障合格学员就业无忧。

3、动漫产业融资服务机构建立,已经逐步建立起融资秩序和交易规则:

  目前,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已经被产权交易机构及风险资本看好。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搭设的我国首个动漫产权交易平台。随着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的成立,近年来发展十分活跃的动漫创意产业由此站上了资本市场的产权舞台。首批规模在人民币30亿元左右的动漫已经在交易所挂牌。

  郑州鬼谷门CG教育培训学校(http://www.guigumen.com)是经河南省劳动厅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在河南省劳动局注册的专业从事郑州动漫培训机构,得到了信息产业部、劳动厅和社会保障厅的鼎力支持,是郑州办学最早的唯一一所全日制郑州动漫培训学校。学校是教育部、文化部确定为动漫产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是河南动漫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郑州市鬼谷门CG动漫培训学校由郑州鬼谷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完全出资成立。郑州鬼谷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开始进行动漫培训,注册资金800万元人民币,是集研发、生产、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下设营销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等部门并配有专业的录音棚、演播厅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拥有资深教师和近百名专业人才,技术力量雄厚,营销经验丰富、队伍精干,发行网络健全、渠道顺畅。  (一)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转移与创意经济的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转移

全球化是当今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渗透最深、最突出的全球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因区域差异导致企业部分或全部的跨国转移。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调整和重组。早期的国际产业转移以制造业为主。我国利用本身拥有的劳动市场供给方面优势以及产业集群模式,使得国内以外贸为主导发展的经济快速成长,在很的短时间内创造出经济优势并累积财富。取得外汇存储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但受制于过去多以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出口外贸型经济成长,许多企业只能担任附加价值低的产品生产。从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看到,目前国际产业转移阶段已不仅体现在传统的生产、投资和贸易等方面,高技术产业、数字产业、研发、营销、服务、职业、消费方面的也开始全球化的新趋势。跨国公司将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如后勤、财务、寻呼中心、研究开发、软件设计、经营管理、金融财务分析、办公支持、售后服务等,外化为一个投资项目或专业服务公司后再外包出去。 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公司预测,到2010年,发达国家中25%的传统IT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

目前高技术产业国际转移加快,研发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明显。随着研发全球化和本地化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大大提前和加快,其结果打破了传统的产品周期论,即高技术产业只有到成熟阶段、失去竞争优势时才向低成本国家转移。20世纪末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其他国家建立研发中心,争夺当地人才,利用当地资源,直接为其全球战略服务。例如,美国升阳公司将全球研发作为重要战略,拟将50%以上的研发放在硅谷之外,在爱尔兰、印度等地建立了主要的技术中心;英特尔于2000年底设立中国实验室,开展面向全球的研发;微软在北京设立的中国研究院,是其境外最大的科研机构。

2、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之一。该趋势使文化因素凸显出来,随着智能经济的诞生,文化生产力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其显著特征是,知识作为关键性资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比如在美国城市发展中,建筑业和汽车业曾经占据着主导地位,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美国城市经济的火车头。计算机对人类城市发展的贡献是惊人的,美国每年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量可代替4000亿人的劳动,相当于美国全部人口一年工作量的2000倍。文化生产力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二是科学技术成就促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地增长。三是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造成了丰硕的经济效益。比如美国动画大片《侏罗纪公园》,其中逼真的恐龙就是运用了三维动画和电脑合成技术,是三个电脑动画大师花费三年时间制成的,其票房价值十分可观。

1993年到2003年11年的时间,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总产量是46000分钟,平均每年国产动画的产量不到4200分钟;目前全国有12个省份生产制作国产动画片,质量随着动画产量的增加不断提升,一些优化的国产动画片受到观众的欢迎。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共向全国各级电视台推荐50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片。


现在一大批省级电视台的上星频道开始播放国产动画片。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浙江卫视《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功播出的经验得到纷纷效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2008年中央电视台少儿电视台的广告突破了两个亿,央视动画公司创收1.3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基地动画生产呈现出蓬勃活力,东北动画产业发展带,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中心的华北动画产业发展带,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为中心的长三角动画产业发展带,以成都、重庆、昆明为中心的西南动画产业发展带,以长沙、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动画产业发展带。

日本的动画最早于上世纪60年代出口到国外。当时,欧美国家购买廉价的日本动画片,只是为了填补儿童节目的不足。然而,日本动漫的独特魅力逐渐征服了许多国家的观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显示,在全世界放映的动画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制造的,韩国方面则认为其比重为65%。2003年,日本销往美国的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收入的4倍。目前,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十几个百分点,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蒸蒸日上的动漫产业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对“内容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仍以2003年为例。这一年,日本的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即已达到14.7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0日元),其中,除动漫产业外,包括出版、广播电视、音乐、卡通形象等相关产业市场的规模合起来超过了10万亿日元。

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产业放宽限制,增加预算,完善相关法律。同时,日本民间也开始积极兴办动漫学校,通过举办动漫和游戏大赛等各种方式,下大力培养人才,壮大动漫和游戏的创作队伍。如今,仅在东京,就有几千家动漫和游戏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职员一般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他们所制作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被输往国外。

(二)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主要起到促进人的发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等作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化的经济功能正在逐步被认同和推动。1998年世界银行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中提出:“文化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在很多国家,文化经济化的新形式和新概念不断出现和推出,如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被提及最多的概念。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有关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国际贸易额已经占当年全球总商品贸易量的7.16%,从1980 年的953.4 亿美元一跃到1998年的3879.27亿美元。全球各国或地区与城市“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发展现状,详见下表。


表1  各国、地区或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比较 

国家
地区
城市

产业
概念

年份 

产业
增加值

产业占 GDP 之比 

产业年增长率 /GDP 年增长率
(比较时期) 

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率) 

美国 

版权产业 

2002 年 

12500 亿美元 

12% 

3.19%/1.39% (1997-2001) (核心版权产业就业增长率) 

1147 万 (8.41%) 

加拿大 

版权产业 

2002 年 

534.08 亿美元 

5.38% 

版权产业的就业增长率是整个就业增长率的三倍多 

近 90 万 

澳大利亚 

版权产业 

1999-2000 年 

192 亿美元 

3.3% 

5.7%/4.85% (1996-2000) 

34.5 万 (3.8%) 

英国 

创意产业 

2001 年 

1125 亿英镑 

>5% 

9%/2.8% (1997-2001) 

130 万 

新西兰 

创意产业 

2000-2001 年 

35.26 亿新西兰币 

3.1% 

4.9 万 (3.6%) 

新加坡 

创意产业 

2000 年 

50 亿美元 

3.2% 

17.2%/10.5% (1986-2000) 

7.9 万 (3.8%) 

香港 

创意产业 

2001 年 

461.01 亿港元 

3.8% 

(5.3%) 

伦敦 

创意产业 

2002 年 

260 亿英镑 

11.4% (1995-2000) 

52.5 万 

台湾 

创意产业 

2000 年 

7020 亿台币 

5.9% 

10.1% (1998-2000) 

33.75 万 (3.56%) 

数据来源:2003年《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国家研究报告

1、各国发展创意产业概况

(1)英国

1997年5月,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振兴英国经济,提议并推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这个小组于1998年和2001年两次发布研究报告,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战略;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

据英国官方统计,以文化为主体的创意产业是英国发展最快的产业。1997—2001年间年增长率达到8%,是同期英国总体经济增长2.6%的3倍多。创意产业产值2001年已达到1125亿英镑,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5%。1997至2002年创意产业的平均出口年增率为11%,超过外贸3%的年增长率,以及服务出口7%的增长率。2003年英国创意产业提供了190万个就业机会,1997年至2003年的平均年增率为3%;同期,整个英国经济的就业人数只有1%的增长。

(2)美国

近年来,版权产业在美国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部门之一。在对GDP的贡献和创造就业两方面,已经持续超过美国经济中的其它部门,同时在美国出口增长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率。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雇佣了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8.41%。

(3)澳大利亚

自19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版权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处于上升阶段。1996-1997年至1999-2000年,澳大利亚版权产业的年增长率达5.7%,远高于同期整个经济的增长率(4.85%)。1999-2000年,澳大利亚版权产业的工业总产值达192亿美元,占GDP的3.3%。

2000年6月,澳大利亚总从业人口中有3.8%从事版权产业,版权产业的从业人数从1995-1996年间的31.2万人增至1999-2000年间的34.5万人,年增长率达2.7%,同期整个经济增长率为2%。

(4)日本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这个比例在欧洲更高,达到八成以上。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已经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

(5)韩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以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韩国实施经济转型,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经过多年的实施之后,设计和创新在韩国开花结果,韩国已经拥有三星、LG等全球著名品牌,韩国也从制造国家向设计创新国家成功转型。

表2  韩国发展创意产业策略大事记

年份

产业政策

1998

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成立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和IT业振兴院。

1999

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明确“协助文化、娱乐、内容产业”;成立“文化产业基金”,提供新创文化企业贷款。

1999

举办“第一回产业设计振兴大会”,宣示五年内达成设计先进国家的“设计产业愿景”。

2001

举办“世界设计大会(ICSID)”;设立“韩国设计中心”;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扶持动画、音乐、卡通。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也成立“产业设计特别委员会”,以产、官、财的结合方式,支持产业的设计活动。

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具有当今知识经济的全部特征,并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在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在国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画生产和动漫产品输出国,包括动漫业的文化产业早已名列6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的出口额甚至超过了汽车和航空航天工业的出口。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动漫生产国,动漫产品出口额是其钢铁出口额的4倍,包括动漫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动漫产业,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对动漫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很大的支持,使韩国在短短10多年内一跃而成为第三大动漫产业国。英国包括动漫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年产值已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

相比国外动漫产业大国,中国动漫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仅从中国动漫市场的占有率来看,中国自己或合资(包括港台地区)的原创动漫作品仅占中国动漫市场的10%。而日本动漫产品却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约60%的份额,欧美动漫产品占据了约30%。近年来,国家对发展动漫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已建立了一批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基地,财政部专门设立了高达30亿元人民币的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优秀动漫原创产品的创作生产、动漫素材库建设、动漫人才培养、建立动漫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以及推动形成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同时,政府为创立我国原创动漫品牌和培育动漫制作人才,精心营造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动漫业近年来的发展步伐之快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和信息传递方式的多元化,现在动画的应用领域正日益拓宽,已呈现出泛动画现象。动漫技术除了应用在二维艺术动画、三维计算机动画、网络动画、四度立体全息影视动画等动画艺术形式外,还逐渐扩大应用到了其他不同行业及领域之中,如手机游戏、Flash动画彩页、网络多媒体、影视广告、电视节目制作、科技成果演示、教学课件、模型玩具、虚拟漫游、医疗造像、军事、制造业、娱乐休闲等。

2、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理念的隆重而强有力的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的全球蜂起和文化创意阶层的茁壮崛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基本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席卷世界。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在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已经由产业萌芽期走向产业发展期。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以及正确的产业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韩国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建设1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1至2个综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学、研的联合协作,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建设方针一般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自己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产业,如以刺绣闻名的苏州、以瓷器知名的景德镇等地,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地方政府应该就其地区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做出全盘性的调查,再由地方政府统一对外宣传。地方政府在对资源与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可以从宏观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做出规划和计划。

(三)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终端设备数量增长、数字技术普及进程不断推进等因素的有力带动下,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初具规模,发展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总体来看,数字内容产业各类业务都发展良好。网络服务方面,各大运营商纷纷提出新的概念,进行网络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内容服务、应用服务、平台服务及通讯/网络增值服务等。数字内容软件方面,包括制作、管理、组织与传递数字内容的相关软件依旧发展迅速,从集成系统到终端软件,都在市场上快速推进。网络游戏则仍是数字内容产业的亮点,游戏种类、用户数量、销售收入都增长迅速。以网络教育为代表的数字学习也发展很快。

从数字内容产业的各环节来看,不同的产业环节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商业化、市场化的程度不尽相同。

1、原创

数字内容产业的价值来源于原创。近年来,数字制作设备的发展,推动了原创工作者的制作能力。2007年,原创内容产品数量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原创工作者在自由职业状态下提供内容产品。

而且,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人化、即时化,用户的参与意识增强,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内容,他们不仅希望自己成为内容的接受者,也同时希望成为内容的创作者,这都促使用户原创内容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预计到2010年,75%的内容将由用户自己提供,用户将在内容产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生产系统

网络游戏、数字教育、数字影音等内容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创意和策划为核心,采取了多种的组织形式,以印刷系统、拷贝机构、电子发射设备、数据中心等为工具,构建了新型的“信息工厂”。

2007年,数字内容产业各类业务中,网络游戏制作公司,提供数字教育的各类学校、各类出版社,原有的电影制片商、电视节目制作机构,音乐制作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基本还是以传统的制作机构为主。

3、数据库企业

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数据库企业。2007年,大量的传统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公司,纷纷为建立强大的内容产品数据库而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尝试。

目前,一批大型的图片数据库公司、图书数据库公司,影视节目数据库公司、音乐及其他音频节目数据库公司,已经初步建立,逐步发展壮大。

4、集成服务平台

作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数字内容的集成服务平台,一直受国家管制。电信领域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服务平台,电信和网通为主的宽带服务平台,中卫通的卫星平台。就广电领域而言,2007年共有5家全国性有线数字电视服务平台,400余个地方性有线数字电视平台、5家手机电视运营平台、2家IPTV运营平台。这些平台目前为5亿~6亿人提供服务。

5、传输与渠道

日本学者曾根据美国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的Mark Weiser博士提出的“Ubiquitous computing”概念衍生出“Ubiquitous Network”,即“无处不在的网络”。现有数字内容传输网络阡陌纵横,包括广电的地面微波传输网、卫星传输网和有线网,电信的移动蜂窝网、双绞线固话网、卫星通信网及计算机互联网,这些网络仍处于不断改造或升级之中,以支持消费者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网络享受各项数字内容服务。相信“Ubiquitous Network”的时代很快就将到来。

6、终端

新技术媒介终端的功能日趋强大。以电视为例,有了IP机顶盒、数字机顶盒、DVR数字存储器等设备的支持,用户可以轻松地通过遥控器编制个性化的数字节目收视菜单、上网冲浪、收听数字广播、实现电子商务、下载数据、浏览电子杂志、创建家庭相册……同样,手机、电脑及其他DMB(数字多媒体广播)设备也能够凭借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升级实现多媒体功能。

(四)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产业战略周期处于萌芽期

2007年,对于中国数字内容产业而言,是从概念向产业转化的萌芽时期,其产业形态刚刚开始发育,数字技术硬件、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而内容的应用则刚刚起步。大中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形成了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目前只有在东部几个城市有发展空间和探索可能性的现实格局。

2、传统内容产业力量的动力和包袱

2007年,传统的内容提供商仍占据内容生产的优势地位。传统内容企业纷纷对内容数字化给予高度关注,甚至提到了战略地位。出版、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产业主体,纷纷开始了电子报刊、电子图书、影视电子化的技术转型,但传统内容提供商向数字内容企业的转型,是一个战略简单、执行困难的浩大工程。资金、人才、技术、营销的重新分配,现有优势的突破和放弃,新内容领域的开拓与竞争……转型中的代价和风险都是困扰传统内容企业的包袱,特别是传统内容企业在原有产业链中地位的丧失、角色的转变,对于整个企业价值观的平衡更是挑战。

3、网络运营商主导市场

现阶段,由于我国网络运营商的行业优势地位和内容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商业模式的发展相对滞后,对传播渠道拥有控制权就意味着在整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拥有网络资源、业务平台资源、用户资源和收费渠道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中国各种网络运营商,从诞生开始,就有着自然垄断的经济特征。而内容提供者,一直围绕在这些运营商周围,称为SP、CP,通常网络运营商会在内容与网络利益分配的时候,更多地考虑自己。

网络运营商对内容市场的主导,在产业初期,对规范市场有一定积极作用,但长远看来,会阻碍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限制内容生产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应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在充分鼓励市场竞争的同时加强市场的管制力度,平衡运营商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内容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利益空间。

4、营利模式和商业联盟的建立

在我国,运营商作为销售渠道,拥有技术平台,占据重要产业地位,除此之外,其他相关企业无论是内容提供商,还是内容集成商都尚未形成营利模式。

从事内容产品、内容服务、收费体系、营销推广相关环节的企业应建立起商业联盟,形成长期、稳定、平等、双赢的合作模式,从2007年的状况来看,相关企业还处于合作的磨合期,结构还不稳定,利益还不清楚,而这样的商业合作关系,对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制约很大。

5、资本市场的继续青睐

2007年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地位的提升,为其资本市场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发达地区纷纷推出政策,着力于拓宽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中国的内容市场。例如,《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要“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坚持以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社会法人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信息市场,鼓励外国资本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入信息市场”。政策的鼓励和中国市场巨大利润空间的诱惑,造就了我国数字内容市场资本全面繁荣的局面。

6 管理机构和相关法规的分化与融合

现阶段我国虽然在大政方针上明确了内容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数字内容产业本身代表了一个大的产业集群,涉及的领域庞杂、机构繁多,而政府对数字内容产业并没有设立明确的主管部门,各管理部门都是根据自身权限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政策,经常出现政策多、部门管理多的现象。同时,内容产品繁荣带来的版权、信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也往往需要几个管理部门共同协作管理。因此,数字内容产业目前亟待解决的是政策上的指导、扶持和限制,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上的具体保障。


Ø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

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在于市场和成本。跨国公司看中我国巨大且成长良好的市场、大量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才以及广阔的经济增长前景。特别是我国高成长性的大市场,对跨国公司吸引力空前提高。不少企业的投资目标正在由过去的加工组装和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在中国销售为主。与此同时,不少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的劣势主要在于软环境。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较弱,阻碍了高新技术研发环节向中国的真正转移。二是体制效率较低,行政透明度不高、政策变动频繁、创新创业机制不完善等,导致交易成本偏高。三是国内市场不够统一并且资金流动较为困难,中国市场分割较严重,不利于发挥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资金在省际、市际流动困难,给投资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大不便。权衡优劣,我国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景依然看好。目前,国际产业转移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蕴藏着巨大的机遇。预计到2010年,全球外包市场将达20万亿美元,是1993年的4倍,是当前跨国公司产值的5倍。以IT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仍在继续,国际服务业外包方兴未艾。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应对得当,就有可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Ø 外来文化的入侵

数字内容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韩、日等国家以数字内容为媒介的主要文化输出目标之一,中国企业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因此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文化入侵。以目前广受世界关注的游戏产业为例。根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庞大的全球游戏市场已被欧、美、日瓜分,而中国在此市场默默无名。中国目前已有的1000多种单机游戏和100多种网络游戏当中,70%是韩国游戏;超过90%的市场被日本动漫作品占据。现在,来自欧、美、韩、日的游戏软件和动漫产品已经大量涌入中国,带着异国文化烙印的游戏和动漫作品,影响着中国的3.7亿青少年。游戏产业和动漫产业之间,由于内涵与外延都有类似之处,因此有着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但是中国企业目前在这两个产业领域都是弱者。

早期的动画创作是非常有成果的。一批优秀的国产动画片曾在许多不同的国际电影节上拿回60多座奖杯,在国际动画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产业链缺失且观念落伍,现在,中国成为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的重要代工基地。中国动画行业一向被纳入公益事业而缺乏产业运营意识,没有形成良性产业循环。中国政府已经针对以上问题作了积极改进,并开始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介入。广电总局也在其《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电视台应实行制播分离,以培养现代动画企业,建立动漫产业链。广电总局同时提出,在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三辰卡通集团等大型动画制作基地作用的同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影视动画产业的开发和经营。


Ø 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中国政府深刻认识到发展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国内分管游戏产业的三个主要政府部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以及主管动漫产业的中国广播电视总局,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重点扶持本土游戏和动漫企业,同时严格限制国外文化产品进入。2003年7月,中国科技部将网络游戏纳入“863 计划”,这一策略被认为是网络游戏产业获得认可的转机。信息产业部已将开发国产网络游戏软件列入电子发展基金项目,这是信息产业部出台的对游戏产业最具影响的政策。

  同时,于2004年12月批准建立了一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三辰卡通集团、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湖南金鹰卡通有限公司、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动画产业园、常州影视动画产业有限公司、上海炫动卡通卫视传媒娱乐有限公司、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等9家单位成为首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4所高等院校成为首批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05年5月27日,又建立了深圳市动画制作中心等第二批六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创意、策划、组织、技术、设备、资金以及经营方式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制作出更多优秀的国产动画产品,努力打造国产动画产业链,带动我国动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006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根据《意见》,我国将重点支持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演出和销售,鼓励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国家将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对国家认定的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企业实行有关增值税、所得税的免税政策,以及减至3%的营业税率。自主开发的动漫企业确需进口的商品可享受免进口关税及进口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企业出口动漫产品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出口退(免)税政策。新的政策意味着我国正式将动漫及相关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开始复苏。

2008年国家文化部发布了33号文件国家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争对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旺盛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原创能力、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业链整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按照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总体工作部署,文化部就扶持我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特别指出:“构建相互支撑的动漫产业链。动漫产业链主要包括漫画(图书、报刊)、动画(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网络动漫、手机动漫等环节。漫画创作是产业的基础,影视动漫是产业的主体,动漫舞台剧是产业的延展和提升,网络动漫、手机动漫是产业的前锋。此外,还有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文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全面把握动漫产业各环节的内在联系,以动漫形象为核心,构建产业自我良性发展的内生机制。”,并明确了“用5至1O年时间实现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的目标”。也给贵阳的数字内容、动漫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


二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理论基础

(一) 产业集群

什么是产业集群? 

  1990年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种产品的加工深度和产业链的延伸,在一定意义讲,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看,产业群实际上是在一定区域内某个企业或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的发展。 

  如果将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二者结合起来看,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指产业成 群、围成一圈集聚发展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地区内或地区间形成的某种产业链或某些产业链。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产业集群的微观层次分析,即从单个企业或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增强企业 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可以在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进入壁垒;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提高企业对市场信息的灵敏度;通过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利润产业等。 

  产业集群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如按形成机制可分类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按要素配置可分类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按产业类型可分类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按资金来源可分类为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内资主导型产业集群;按企业类型可分类为几个大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和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按创新程度高低可分为模仿型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概念的作用

产业集群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商业环境以及区域竞争力和创新的决定因素而提出的。集群不仅仅是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以获得成本最小化为核心,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存在相互联系,有利于交流信息、减少交易费用、互补、激励,以及从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获得“公共”平台和政策及金融方面的支持。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既有地理临近,也有关系临近的特点。波特教授1990年在其研究里极力强调地理集聚现象对于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他提出一个菱形分析框架,将影响国家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归纳为:(1)挑剔的有经验的本地客户需求(2)高质量的专业性的投入要素(3)本地基础上的支持性的相关产业(集群)(4)鼓励企业持续创新和升级的政策环境,并兼顾了政府和偶发事件的作用。

图3 波特“钻石模型”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考虑临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 

  产业集群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产业集群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强调通过竞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的研究很多,这里我们采用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等的观点。在对国内外十几个典型集群的分析后,许庆瑞等提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三个核心条件: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全球化的市场,知识导向的区域以及两个辅助条件:完善的辅助性机构、良好的社会资本。 

  (一)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较长的价值链 

  温州的纽扣在20世纪80年代就己具有很大规模,居湿州十大产业前茅。但进入如代先进入者的优势及温州人的特有的商业文化似乎并不能给温州的纽扣业带来多少优势,在全国各地的生产商的激烈竞争下,温州的纽扣业逐渐萎缩。集群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部的分工合作而形成的外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纽扣作为一种较为简单的小商品其整个生产流程不很复杂,整个价值链上所需的参与者不是很多,因此,原有的产业规模带来的并不是分工合作而是异常激烈的竞争。微软总部所在地西雅图没有形成软件业集群也是这个道理,操作系统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过程需要高度的纵向一体化,外在参与者是根难进入这个产业的核心的。 

  较长的价值链为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也为新企业的进人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因为这给新的弱小的企业找到一个利益基础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新企业的进人是一个集群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因为它是保持产业集群的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有的学者甚至就把产业集群称之为新企业的栖息地。硅谷和128公路在信息产业上的竞争结果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硅谷和公路存在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两个地区都有美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当地的企业家精神也都是很优秀的。今天这两个地区还有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库,充足的风险资本供应及促进新公司创立的良好的基础条件。但128公路以小型机为主导产业发展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设法同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硅谷进行竞争。半导体是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应用领域极广,同时摩尔定律表明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变化很快,它能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机会促进新的公司的产生。而小型机行业仅是整个计算机产业的一部分。从长远的角度看,小型机仅是把计算机提供给每个人的路程中的一部分。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硅谷就一直增长比较快,而128公路却在很长时间内却发展比较缓慢。 

  (二)全球化的市场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因其历史久远、文化的深厚而闻名于世,因此许多学者一直想把此因素归因于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条件,但想想历史文化同样长远深厚的水泥、制砖和啤酒等行业吧。为什么这些行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呢?产业集群是企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高密度的聚集,它所产生的供给必然会远大于当地的需求,这自然要求其产品销往其他的地区,水泥、制砖和啤酒的运输成本都是很昂贵的,这就使得这些行业的企业大多成为了一个区域性企业,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由于市场规模的限制,必然没法形成大量同类企业集聚的现象。实际上伞、lIf伤g2的销售范用是非常广的.一个产业集群甚至可以在全球垄断相关产业,比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生产的打火机约占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份额70%,在国内市场更占到了95%份额。 

  对于全球化市场绝不能把它理解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外在的、辅助性的条件,它是个核心条件,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条件。义乌的小商品业集群发展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鸡毛换糖的文化及当地宽松的政策环境,使义乌的小商品业集群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倔起,但其很快面临各地小商品市场的挑战,小商品作为一种价值链较短的产品无法支持义乌的持久竞争优势。义乌及时对其价值链进行了调整,首先其联托运市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形成了“买全国货,卖全国货”的局面,把产业集群的核心从小商品制造本身转移开来,避免了小商品制造价值链较短的缺陷。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义乌更是向信息化迅速进军,电子商埠初具雏形,使其同全球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保证义乌模式不易被其他地区模仿。不在全球市场中竞争的产业群是很难形成成熟的产业集群的,墨西哥曾经有很强大的制鞋产业群,但随着其严密保护市场的开放,原先的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进口额在短短几年内增加了10倍。 

  (三)知识导向的区域 

  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文中指出自然桌赋、需求状况和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带动都能给一个区域带来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到底能不能长久呢?新英格兰地区优质的木材使得其生产的高尔夫器材称雄一时,纤维材料的兴起却使其迅速衰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国人对信息产业产品的巨大需求而带起来的中关村做贸易的一族,如今生存状况又如何呢?作为世界信息产业心脏的硅谷和128公路能生产个人计算机所需的最好的部件,为什么在个人计算机整机方面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呢?知识是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就不可能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对自然孩赋的过分依赖在受到其他具有更好的自然桌赋地区的挑战或技术大的变迁面前只能是束手就擒。对需求的过分依赖,在这个需求多变的年代更加是不可靠。相关及辅助产业的优势也不一定能给某个产业带来必然的竞争优势,如果不能像戴尔一样的创新,硅谷和128公路就无法称雄个人计算机产业。 

  一些历史文化悠久社会资本雄厚的产业集群也不得不向知识低头。意大利的艾米利亚一罗马格纳地区以弹性专精见长的产业集群,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大企业也广泛采用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的挑战,不得不在产品、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方面大量创新。英国斯多克地区的瓷器集群面对国外大量标准化、廉价的进口瓷器的冲击,不得不把其白坯生产转移到印度尼西亚等国,从而把精力集中在知识含量较高的后期生产上。 

  价值链较长的产品或服务为产业集群的存在打下了基础,全球化的市场打开了其生存的空间,知识导向又可以使集群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这三者相互支持构成了产业集群诞生的核心条件。当然仅有这三者并不能保证集群能够诞生,其实这三个条件的形成也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持,虽然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必须的。一般而言,产业集群的形成还需要以下两个辅助条件。 

  (四)完善的辅助性机构 

  正如上面所讲的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需要辅助性机构来实现制度规范,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支持。硅谷作为一个完善的集群,其辅助性机构也是很完善的,它集聚了全球主要风险投资企业,同时它还有完善的商业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经理人市场和职业咨询机构,这些辅助机构甚至本身还形成了自己的集群,比如在斯坦福大学附近就集聚着硅谷的主要风险投资企业。其他产业集群的成功也是同辅助性机构分不开的,比如台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128公路的MIT、英国的剑桥、意大利的一些商会等。 

  虽然辅助性机构有助于集群内的企业公平高效地开展合作与竞争,并进一步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但它并不能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构成关键影响。有很多文献都把某个区域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识外溢及衍生看做是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其实同世界上无以计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比起来这只能解释为偶然现象,大学及一些国有研究机构的目标同企业是有根本差别的,它们很少涉足到高度依赖于市场需求的、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128公路在二战前在大学及金融机构方面都比硅谷有着绝对优势却还是不能同硅谷竞争的原因。 

  (五)良好的社会资本 

  良好的社会资本也是学者们所强调的重点,因为它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信任,增强企业合作的意愿,减少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加快集群内知识的扩散和应用。采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是普特南,在其著作《让民主运作》一书中,普特南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了意大利传统工业社区如制鞋业社会资本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普特南把社会资本看做是一种类似于道德的一种经济资源。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诞生并且体现于民众交往网络之中,由于长期以来民众对本地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社会资本逐渐演进成一种能够使人们互相信赖并思思相报的经济资源,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合作。在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中,供应商、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以亲缘地线等关系形成了紧密的纽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浙江温州人的特有的文化所形成的大营销网络也为当地的产业集群走向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硅谷由惠普公司所带来的自由、平等、鼓励创新和容忍失败的文化也被认为是其成功的一大要素。 

  产业集群形成的辅助条件其实并不止这两个,比如有时政府的政策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辅助性机构和社会资本是两个带有普遍性的辅助条件,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影响也较大。它们是产业集群诞生大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产业集群主要特征

  产业集群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堆积,企业间的有机联系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概括起来,产业集群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特定区域空间上的集聚。 

  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的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地理上的邻近不仅带来了运输成本的节约,还有企业间直接的交流、竞争以及实时信息的传递。如德国的钢铁生产集中在多特蒙德,刀具生产集中在佐林根,工具车床则集中在雷姆萨伊德。 

  (2)生产专门的产品。 

  产业集群聚集在一起要生产具体的产品,且地方优势明显,如诸暨大唐的袜业、河北清河的羊绒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业等,不仅有专业的产品而且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形势。 

  (3)企业间分工。 

  单个集群企业内部一体化程度很低,大量的企业在集群中只做产品作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如在浙江苍南县金乡镇标牌产业集群,设计、熔铝、写字、刻模、晒版、打捶、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装配以及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全部由当地独立的企业或加工专业户来完成,而且每道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通过市场来交易,共有800多家独立企业参与分工协作。 

  (4)产业链的相对完整性。 

  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了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致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完备的经济组织系统,它们处于相同或是相近的产业链上,具有前后向或横向的产业联系。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决定集群效应和本质的主要特征,集群经济使同一产业内部分工更为精细化,使一家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道工序或某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不但有生产性的企业,还有大量为生产提供辅助性服务的机构,如大学、研发机构、咨询公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生体。 

  (5)众多企业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企业数量足够多,竞争与合作并存。集群所在地存在着复杂稠密的社会网络关系,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着频繁的互动活动和知识交流,人们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共享知识和创新。产业集群内部综合了市场和政府的功能,综合了技术创新和组织设计的因素,但是在整合力、竞争力、影响力上又超过了市场和政府。 

产业集群的类型

  按照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 

  ①传统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发展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和五金制品等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在这种产业集群内,劳动分工比较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市场组织网络发达。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的特色产业区、浙江陋州的领带集群等。 

  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美国的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③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等。一般说来,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以及研发与生产的日益分离,高新技术企业比传统产业企业更倾向于集聚。据研究表明,在美国像电脑、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明显比传统产业要多,与此相对应,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更加倾向于以集群的形式存在。目前,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国政府也往往对这种基于知识或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给予大力支持。 

  从产业组织结构看,大体可以把产业集群分为两种类型:即大中小企业共生型和小企业群生型。前者是不同规模企业形成的综合体,既有一些规模较大、创新和竞争能力较强、与外界关系较广的大企业,也有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二者有机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后者则是由众多的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分工和产业联系,共同形成一个互动互补、竞争力较强的有机的产业群落。目前,国内有许多学者把产业集群单纯理解为小产业集群。这是不够全面的他县不解会客观实际的。 

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对区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资源集聚效应。 

  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通常包括上游的零部件、机械和服务等专业供应商,下游的客商,向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或由于共同投入培训技能和技术而相联系的公司,以及专门的基础设施供应者。因此,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招聘到更合适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2)分工效应。 

  由于集群企业的联合需求可形成规模性、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又为每个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外部规模经济。集群的企业可以通过分工的外部化而负责部分任务,节省生产成本,从而使生产更加专业化。例如,小小一个打火机,在浙江温州就集中了300多家规模生产企业和更多的配套企业,每一个细小的零部件都有专门的生产企业,有的企业甚至专注于生产某个零件的部分型号。 

  (3)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 

  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合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集群内企业地理邻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和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区内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库,还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这就减少了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易成本;集群内有大量的专业信息,个人关系及种种社区联系网络使信息流动很快,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还能享受供应商提供的辅助服务。因此,集群内企业之间保持一种充满活力和灵活性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构成了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 

  (4)学习与创新效应。 

  企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集聚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此外,由于在产业集聚的地方工作,创业者能更容易地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建立新的企业。再加上产业集聚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他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人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其他地区容易得多。 

  (5)竞争与合作效应。 

  同行业企业的聚集,导致剧烈的竞争,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但是不断的比较也产生了不断的激励。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同时,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细化的分工也促使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加强了合作,产生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的效率和竞争力。 

  (6)品牌与广告效应。 

  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集群可以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认同专项技术、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谋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 

  (7)协同与溢出效应。 

  协同和溢出效应产生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通过对诸如专业人才市场、专业性服务机构的共享,以及知识与技术的溢出与扩散,集群内每个企业既为外部经济性的供给者,更是外部经济性的受益者。圈而且,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具有很强的隔离性,集群外部企业几乎难以成冒为此外部经济性获益者。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1、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 

  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劣势,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集群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2、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没有企业之间和企业领导人之间的深刻信任,任何形式的契约都难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集群的发展正好符合了这方面的要求,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的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创造的力量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的简单总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搜寻到合作伙伴,即使搜寻到了,也要进行一番严格的考证。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合作却有独特的优势。现代组织理论预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3、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 个方面: 

  (1)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 要。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能够较快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由于地理接近,企业间密切合作,可以面对面打交道,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es),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2)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 群。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竞争压力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 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的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相互支持,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 事实也已经证明,产业集群内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要明显快于非集群化的企业。 

  (3)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 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 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在产业集群形成后,不仅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因为集群内长期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促使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除非整个产业链出现转移,企业才会考虑迁 移到其他地区。 

  4、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 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 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内的所有企业所享受。因此,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 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的政策意义

  产业集群的政策意义是: 

  ①应将政府的工作重点从简单的给钱,转向更广的领域的扶持和服务; 

  ②扶持集群比扶持几个简单的项目要复杂得多; 

  ③使政策重点向促进产业网络、促进专业化、促进创新、促进集群、促进要素的整合转变。政策与产业集群的关系见下图。 



2、产业集群形成模式

不同产业集群内部运行机制和企业间联系方式各不相同,形成模式也大相径庭。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可归纳为市场推动模式、企业衍生模式、地缘内生模式与外来移植模式四种。


图:产业集群形成模式

(1)市场推动模式

即在区域经济范围内首先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市场,为集群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市场交易条件,使产业的生产过程围绕专业化市场实现集聚,通过专业化市场与企业的联动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市场推动型产业集群产生的推动力是企业为了获得集群的集聚效益而自发形成的,对市场机制的依赖性很强。

市场推动形成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数是从家庭作坊式工业起步,一般选择资金投入较低,专业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方向。而且在集群形成的过程中,政府的参与程度很少,主要是企业与市场间的互动。

(2)企业衍生模式

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主导企业带动,通过该主导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企业间的模仿而逐步形成。

根据其形成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三种:企业孵化模式、企业推动模式和企业分拆模式。

①企业孵化模式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经济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初创阶段或刚成立的相对幼小的新创企业发展成为能够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的企业,例如硅谷。集群内的主导组织一般是高校、研究所或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

②企业推动模式

即区域内出现一个或少数几个关键的大企业,从而引发一些为其加工零部件的直接相关配套企业在该区域出现。这些配套企业可能由本地企业家创立,也有可能是区域外配套企业为降低交易成本而迁入,与大企业之间存在一种依附关系。

③企业分拆模式

通过对陷入经营困境的大型企业进行分拆,缩小企业规模,使生产组织由垂直一体化转变为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将部分主要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分离出去,就地建厂生产,最终形成以生产关键部件和总装的企业为核心,外部零配件生产企业为辅的产业集群。

(3)地缘内生型

即依靠本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优势等区域条件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不同的地区都有其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交通便利条件、资源禀赋条件等,这些会通过历史文化的沉淀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地缘内生型集群内的企业关系相对密切,有一种相互依赖与信任的关系。并且企业大多会进入当地具有传统历史的产业。

(4)外来移植型

即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资本迁移形成产业集群,与资本流动有关。某些规模较大的国外企业出于市场或者节约成本的考虑,可能重新选择区位,投资于一个新的地区,利用当地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政策优惠等优势来实现节约成本等目标。形成模式是,随着以外商直接投资为核心的资本迁入以后,引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朝这个地区集聚,进而形成许多配套企业,最终实现产业集群。

政府推动模式

初始动因来自本地区政府对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追求,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名牌战略政策是品牌企业成长的推动力量之一

通常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具有整体性的,而地方政府的政策是区域性的,这种区域性的政策一般更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即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征。对于促进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影响更大。

政府创造的公平竞争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充分条件之一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体,政府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真正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让市场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机制,去选择企业,实现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多样化,促进企业规模化和布局合理化的根本目标,提高区域配置资源的效率。

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围绕核心的经济活动,群内的企业必需有贸易的相互依赖和(或)非贸易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相互依赖;二是群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必需在地理上邻近。集群产生外部经济,并且很有可能为企业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很多成功的例子证明,集群可以促进合作、互信,并促进创新(王缉慈,2006)。同时,集群的竞争力可能通过适当的公共干预而得到增强,政府在集群系统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创意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一般可分为制造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意产业集群几种,其中创意产业集群是一个新型的产业集群。根据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和港台通常所采用的定义,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和广播等十三个部门。

表3  英国创意产业各项产业范畴、产品和服务

产业

范畴、产品和服务

广告

消费者研究,客户市场营销计划管理,消费者品味与反应识别,广告创作,促销,公关策划,媒体规划,购买与评估,广告资料生产

建筑

建筑设计,计划审批,信息制作

美术与古董交易

艺术品古玩交易,包括:绘画、雕塑、纸制作品、其它艺术(如编织)、家具、其它大量生产品(如大量生产的陶制、玻璃制品、玩偶、玩具屋、广告、包装材料等)、女装设计(含珠宝)、纺织原料、古玩、武器及防弹车、金属制品、书籍、装订、签名、地图等零售,包括通过拍卖会、画廊、专家现场会、专门店、仓储店、百货商店、因特网等方式的零售

手工艺

纺织品、陶器、珠宝/银器、金属、玻璃等的创作、生产及展示

设计

设计咨询(服务包括:品牌识别、企业形象、信息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工业零部件设计,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

时尚设计

服装设计、展览用服装的制作、咨询与分销途径

电影录像

电影剧本创作,制作,分销,展演

互动休闲软件

游戏开发、出版、分销、零售

音乐

录音产品的制造、分销与零售、录音产品与作曲的著作权管理、现场表演(非古典)、管理、翻录及促销、作词与作曲

表演艺术

内容原创,表演制作,芭蕾、当代舞蹈、戏剧、音乐剧及歌剧的现场表演,旅游,服装设计与制造,灯光

出版

原创,书籍出版:一般类、儿童类、教育类,学习类期刊出版,报纸出版,杂志出版,数字内容出版

软件设计

软件开发:系统软件、合约、解决方案、系统整合、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结构与设计、项目管理、基础设计

电视广播

节目制作与配套(资料库、销售、频道),广播(节目单与媒体销售),传送

创意产业集群与一般产业集群不同,创意产业首先是体现创意,其次才是产业;而一般的产业集群是先有产业,然后才是改进技术和创意工艺,提高效率。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意产业集群具有无限的延伸性。一般的产业集群各种制造工艺应集中在某一区域内,目的是减少各种直接成接,提高效益。创意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创意与制造相分离,目的也是为减少成本。特别是有一些创意产业集群随时间的推移,分散化特征已产生了。詹姆斯。海尔布伦在《艺术文化经济学》中指出“随时间推移,视觉艺术活动变得越来越分散。”原因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创意产业发展突破了产业发展的边界了。如大学的远程教育,视听艺术可以通网络满足消费者等。

2、一般的产业集群形成主要是交通运输、地理位置等基本的硬件条件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创意产业的形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是主要因素,而人文环境是形成创意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创意本身依靠人文发展,缺少人文的地区要发展创意产业集群比较困难。英国的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本身就是人文发展的一种转型,是由工业人文环境转向服务业人文环境的结果。这一点,从英国大量的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都是在原有工业转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证明。

3、一般产业集群形成的时间比较长,而创意产业集群可以在短期内形成。从国内的情况分析,我国已在短期内形成了一批创意产业集群的城区。如上海市将原先的旧厂区、旧仓库,摇身一变成了有着新的生命活力的创意产业基地。如莫干山路上一家建于1932年的老纺织厂,如今入驻了60多家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春明文化都市园区;昌平路990号和1000号,原是上海窗钩厂和上海航空设备厂,现在是上海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产业基地。黄浦区河南南路上的上海城市广场,借助所处的豫园商圈,成为了上海市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依托东华大学、上海市服装研究所等成立的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以时尚艺术、服装设计、品牌发布等为主要特色,同时也使得当地的服装市场等更为繁荣。分别位于天山路和乐山路的天山软件园和乐山软件园,借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也极大地带动了这一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一个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可能要十多年,二十几年的历史,因为创意产业集群和一般产业集群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人才和环境的形成,而一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是产业的关联度。

4、一般产业集群形成主要是依靠技术、资金,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更多是依靠创意人才的形成。理查德.费罗里达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创意经济发展的3T原则,就是技术、人才、宽容”[②]。其实,他所讲的内容概括就是人才和环境,即“T和E”。技术是靠人创造的,环境就包括了宽容度等内容。因此创意产业集群是一个典型的人才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能较快形成各种创意产业集群园区,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两个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创意人才,而其他地区也创办了各种创意产业园区,但是,成功的并不多,原因是缺少创意人才。


5、一般产业集群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增强知识外溢边际,而创意产业则不同了,创意产业在一个集群内知识外溢的作用并不明显,创意产业是一个个性化发展的产业,知识的获得不是短期限内可以获得的。相反,创意产业由于克隆性较强,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减少互相学习的可能性。

6、一般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个体的盈利状况取决集群发展的程度和广度,而创意产业集群的盈利状况取决创意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一些重要创意产业产品边际成本较低,创意产业运作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今天,在许多方面,商业已成为一个整体,已对创意产业国际化影响不断加深。如日本东京可以成为全世界的创意中心,而中国可以成为全世界创意产品的制造中心,从盈利的角度分析,高利润部分就在东京,而低利润部分业务在中国,从产业链角度思考,实质是高端产业在发达国家,低端产业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国际上流行的外包业务就是一种典型的案例。创意产业集群同样和制造业的加工贸易一样,这是我们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

(例)广东主要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

  从创意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目前广东省已形成了几个主要创意产业集群。

  1、出版业集群。广东出版业集群总体上比较发达的,处于全国全三位的水平。2006年,全国出版图书共233971种,广东5800种,占全国的2.4%,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之后,处于六位。期刊的种数在全国排第四位,总印数排第二位,仅次于上海。报纸种数、总印数和总印张都是排全国第一位。录像制品出版情况,2006年广东数码激光视盘生产 1391 种,占全国的11%,数量达7167.6 万张,占全国的总量的35%,在全国占绝对优势。高密度激光视盘共生产577种,3613.49万张,分别占全国的12.5%和36%。2007年,广东省63家光盘复制企业有526条各类光盘生产线,光盘行业投资总额达62.32亿元,年产能力32.6亿片,光盘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约占全国的60%以上,形成了粤东全国可录光盘生产基地和珠三角只读类光盘复制产业带。光盘产业已成为广东出版产业的一大支柱。截至2006年底,全省涉足互联网出版的经营机构已近100家,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全省已有80%以上的传统出版单位涉足互联网出版。2005年广东省互联网出版市场产值超过7亿元,并保持40%-50%的年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广东互联网出版产业产值将达到15亿元。

  2.印刷复制业集群。广东省全省印刷业近年来发展迅猛[③],有各类印刷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400多亿元,占全国1/5强。到2002年底,全省工业普查时有各类印刷企业13875家,从业人数接近50万。据统计,全行业固定资产超过520亿元,年工业总产值422亿多元,占全省GDP的4.22%。全省印刷企业数量约占全国14%,排名第一,产值更达到全国1/5强。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广东印刷业的整体技术设备比较先进,国际先进的高速、多媒体、数码印刷设备都被广东印刷企业率先引进,使这里成为全国先进印刷设备最多的地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印品质量,很多过去要到香港或国外印刷的业务都转移到了广东,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精品印刷基地。印刷企业的数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城市还形成了比较集中的印刷企业群。 

   广州、深圳、东莞三市是我省印刷业发展最快的地区,目前全省规模大、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市场竞争力强的印刷企业多在此地区[④]。2006年广州市印刷企业总数为2403家,其特点是大多数的“三资”企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多数集中在番禺、天河、白云等新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广州是华南的中心城市。深圳的印刷企业比较强大,印刷企业总数达1375家,数量不多,但产值超过亿元的有20多家;东莞市印刷企业总数为2188家,其中拥有“三来一补”企业418家。

3,广告业集群。2006年广东有广告经营单位有10898户,从业人员有92956人,广告经营额为165.89亿元。一是个体、私营企业和集体事业单位增长迅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略有下降。至去年末从事广告经营的个体、私营企业有9833户,占广告经营单位总户数的2%,与上年末增长25%;国有企业有697户,同比下降2%,集体企业有541户,同比下降1%;各类型企业中增长最多的是集体事业单位,同比增长79%。 至2006年末,全省专业广告公司已达8700户,比上年末增加1349户,增长24%,增幅是上年的近3倍。从事广告业务的四大媒介(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共达707户,占经营单位的6%,广告经营额为150亿元,占广告总经营额的57%。杂志广告、报纸广告旗鼓相当,户数均比上年末增长6%,但报纸的广告经营额比重最大,占四大媒介广告经营额的67%,其增幅高达41%;其次是电视台广告,经营额占四大媒介广告经营额的27%,同比增长12%。至2006年末广东省户外广告经营单位有6645户,广告经营额为40亿元,户外广告媒体数有150274个。广东省的户外广告从2000年起均呈直线上涨,到2006年底止,全省户外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经营额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5%、60%。户外广告的媒体数有150274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73%,其中增长最多的是霓红灯的户外广告,与上年同比增长了78.87%,其次是路牌广告有18889个,同比增长16.74%;而电子显示屏(牌)和公交载体的

广告则出现下降,同比分别下降了15.03%和18.62%。[⑤]广告经营单位80%集中在广州和深圳两个地区。

4、动漫产业集群。广州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能力、动画制作和发行能力,漫画杂志发行量以及衍生物的生产能力和交易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渐成为广州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其中,天河软件园中仅3家知名企业网易、光通、世纪龙的网络游戏产值,就占全国的30%。广州网游动漫产业在过去欧美日韩企业的一统天下中杀出重围。目前广州从事网络游戏、动漫业务的企业有70家,从业人员1.2万人左右。2006年,仅天河软件园区网游动漫企业销售总收入就达到40亿元,约占全国的35%。2006年,广州市软件企业达1200多家,实现软件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0亿元,出口额2.85亿美元;网游动漫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工业设计2005年拉动工业总产值的增加额约为520亿元,创造工业增加值约370亿元。深圳是全国最早的动画制作基地之一,目前有相关企业有5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名,每年创造数亿元产值。


(例)发展广东创意产业集群的路径

  1、建设创意产业发展公共平台。现在广东各地都在兴建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但是,仅有园区还不能解决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 因为各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要发挥作用,需要政府建设一个公共平台。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应当是由政府层面上的创意产业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的系统化的支撑体系。这平台不仅包括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而且包括相关的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而且要为全社会的创意产业提供有效、高质、公平的服务。制度体系是其建设和运作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管理办法、规则、标准等。这样一个平台,性质是属于公共服务性的,一个单一企业是无法承担的,只有建立一个公共的平台,才能使创意产业园健康发展。

   2.创办各类培训学校,加快创意人才人集群建设。针对广东创意人才不足问题,培养创意人才是广东发展创意产业的当务之急。广东在培养创意人才方面,韩国经验对广东也许有一定参考值价。韩国发展创意产业初期,创意产业扩张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也十分突出。针对人才不足的情况,韩政府自2000年至2005年投资2000多亿韩元,以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为重点,集中培养急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在院校培养方面,在强化已有院校相关科系人才培养的同时,新建了首尔游戏学院、全州和清州文化产业大学、大邱文化开发中心及网络信息学院、传统文化学院等一批新的院校。大学开设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达80余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除院校正规培养外,还采取网络教育和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缓解实用型人才的急需。文化产业开发中心接受委托,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方式,培养特殊专业的高级人才。广东利用经济优势,在国内其他省区还没有对创意产业人才进行大量投入之前,广东利用这一时机,加大对创意产业的教育投入,支持创办各种创意产业学校,培养广东急需的人才。要充分利用广东的科技和教育优势,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创意产业学院,如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建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相互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合作,加强与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中海内外顶尖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广东特点的高层次的创意产业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借鉴一些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注重培育全体市民的创意能力,孵化更多的新经济环境下的创意产业人才。

3、重点扶持、优先发展本土原创作品战略。广东文化产业已经起步,但是,未来发展还需要加强对特色创意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创意产业基地,要注重创意产业的本土、原创化,集中精力打造优势品牌。目前创意产业园已开始集聚广州、深圳,创意产业全省初具规模,作为经济强省和经济大省,广东对本区域创意产业的发展,应提升到一个战略地位来思考、决策。无论在政策上、资金上都应该给予倾斜。把创意产业做强做大,形成一个积聚效应,最终形成一个产业链,提升广东创意产业的文化品味。同时,广东的创意产业需要实现跨越式向前发展,突出“特色”的战略,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所在,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优势创意产业,同时应避免创意产业全省的雷同现象发现。

4、关联互动战略,延伸产业链。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并使产业链延伸。针对广东的具体情况,扶持龙头创意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链的整合,以现代创意产业为核心,无限地向传统产业延伸。从创意产业集群关联的角度看,有产业横向关联形成的集群和产业纵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产业横向关联集群通常以某区域内以某主导产业为核心,通过企业间的横向联系,形成多层级的产业群落。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创意产业集群以及未来的创意产业,都将打破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使产业向高度集群化发展。

5、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打造优势特色创意产业品牌。在国外,英国政府从文化管理上采取不直接资助文化机构和活动,通过中介机构来进行协调管理。韩国政府则制定全国性的文化发展战略,设立专门产业促进机构,建立多种文化产业的投资组合,以保证实施资金的强力支持。同时注意产业集群的效应和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出口。我国的云南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地处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地区,是羌藏文化圈、汉文化圈和濮越文化圈的重要交汇区,至今还保留了古老的东巴文化、丽江古城、纳西古乐、茶马古道等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的兴起,得益于民间自发形成,后经政府大力推介,使民族文化产业效益日益显著,形成了对民族文化保护,破解了开发文化产品时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难题,最终形成了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的品牌,目前已经进入了保护、继承、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体系。广东近年发崛了不少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遗产,下一步就要实现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创意价值,打造地方特色的创意产业品牌。

6、加大投入,形成大量产业集群园区。广东省在未来的发展中,虽然已经规划了不少创意产业园区,但是,这些创意产业园区,目前规模小,产业集群并不明显,对一个地区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在未来对产业园区的投入方面,需要增加增加对创意产业园区投资,重点扶持一批基础好,集群规模较大的创意产业园区,完善这些园的基础设施和美化创意园区的周边环境,让这些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发挥。这种情况可以参考深圳华侨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大投入,带动大产业,壮大事业,使整体创意产业水平得到提升。

7、建立创意产业协调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意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意产业中的产品容易复制,其成本特点是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小,固定成本中相当一部分是沉没成本,这部分成本有可能收不回,这决定了创意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的高低,除了创意本身外,还主要取决于一个地方对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如果一个地区没有有效的对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产业很难发展。而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有的创意产业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管理层次很多。以网络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为例,在第一级直接参与管理的是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信息;第二线参与管理的有发展改革、财政以及劳动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直接在数字内容领域参与管理的政府部门,大概有10多个单位,这种管理难以协调、规范。因为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就需要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协调小组来协调、推动产业规划的实现。因此,广东需要建立创意产业协调机制,有效的保护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促进创意产业发展。

8、实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适应全球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创意产业分工,不断拓展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逐步提升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广东省各地政府可以仿照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输出推广顾问团”,成立专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口辅助组织,完善专业出口支撑平台,加强产业基础研究、出口政策研究;跟踪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各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相关政策措施等;设立类似软件出口联盟的出口支撑平台。

创意产业提到政策层面上来,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的反映,也是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深入发展的结果。创意产业是后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新经济形态,创意产品的价值中科技和文化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产品和服务,其投资效益比一般在1:10左右,可以带来巨大效益。创意产业中最新的分支是数字艺术(或“数字内容”)产业,即依托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对媒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改造和创新。数字艺术产业以数字媒体内容设计和制作为中心, 涵盖影视特效、电脑动画、游戏娱乐、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电子教育等领域。为此,要有足够的技术基础、艺术创造力和企业家能力,才能发展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之处主要体现在:

1、 文化与技术的有机融合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使创意灵感在某个特定行业具有物化的表现。随着世界经济深入发展,产业的知识属性、文化属性越来越强化,相似的,世界经济中知识的推动力越来越大,经济中文化因素所起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文化产品一般呈现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征,它们的价值并不局限在产品本身的价值,更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因此,创意产业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尤其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创意产品是新思维、新技术的具体表现,是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造就了创意产业。

2、 多种传统行业的组合

英国创意产业所列的13个部门或是美国版权产业所划分的4种门类,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初步解释,乃至香港和台湾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对创意产业的界定都与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标准或统计口径不一致。在这些包含的行业中既有传统意义上归属第二产业的部门,比如媒体电子设备的制造部门,但更多的则是归属第三产业的部门。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到下游涉及到许多行业,生产方式以脑力与体力、手工与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实现智能生产与实时敏捷生产结合,创意源泉源自从业人员的个人经验,也来自于个人灵感与悟性。



3、 产业组织区域集群化与企业组织小型化的结合



创意产业不是个体艺术家或设计师灵感突发的简单结果,而是知识和社会文化传播构成与产业发展形态、社会运作方式的创新。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生活与工作的结合、知识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结合、多样化的外部环境与独特本地特征的结合。不仅如此,创意产业多集聚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这多与这些城市的产业基础直接相关。其一,文化消费是现代消费的一个主要方面,而经济中心城市都毫无例外地集聚着大量的文化生产部门,是文化产业的集聚地,为创意思维的基础;其二,经济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如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保险、通讯、技术服务、教育等十分发达,构成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其三,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新移民是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移民注入了不同文化元素,也存在很多的创意人才。

创意产业日益走向全球化并呈现地方集聚的特征。大型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纽约、洛山矶、伦敦、东京等,这些跨国企业控制了几乎所有的生产、营销和销售等环节。与此同时,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赋予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新的形式,将本地中小企业纳入到生产、营销和销售的全球网络中。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创意产业仍然高度依赖本地人的创造力和本地独特的发展环境。创意产业集群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载体,提供独特的发展环境。集群内的企业和个人高度集聚,企业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形成本地生产网络。创意者个人被该环境吸引,形成创意产业的主导力量——创意阶层。而创意阶层又能够加强该环境的创新氛围,新的产品、设计和营销能为本地带来丰厚的利润,使地方基础效率设施的建设有了物质保障,能吸引更多的创意者来到该区域。

上海卢湾、黄浦、长宁、静安等区初现的四个创意产业商圈――莫干山50号的春明都市工业园现代艺术创作中心、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昌平路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生产基地、福佑路上海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心,都可以看作创意产业集群的雏形,在其中可以觉察到个人和企业联系的脉络。在北京,对有创造力人群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媒体上被称为“北京上东区”,这里不仅有购物中心、涉外星级饭店、公园、高档公寓群、别墅、汽车电影院,酒吧街、剧院,以及国际学校,在酒仙桥的原798厂的厂房内,还有艺术家自发集结而成的开放式loft群。多元的宽松的氛围成为创意人群和创意产业集聚的环境。

(三)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制定了各种产业区域开发政策,建立了多种类型的特殊经济区域:免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企业区、保税区、工业园、工业村、工业团地、科学园、技术园、研究园、技术城等。产业园区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产业实体进驻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产业的投资,缓解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产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产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一种外部环境条件。

1、定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认为,产业园区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企业的区域。它具有如下特征:开发较大面积的土地;大面积的土地上有多个建筑物、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和娱乐设施;对常驻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类型实施限制;详细的区域规划对园区环境规定了执行标准和限制条件;为履行合同与协议、控制与适应公司进入园区、制定园区长期发展政策与计划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条件。一般而言,产业园区是包含有若干类不同性质的产业企业的相对独立的区域,而这些相对集中的产业企业共同拥有一个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服务、管理等的行政主管单位或公司。

2、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其演变

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产业园区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发达国家,20世纪中期,城内居住区和工业区混杂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使产业园区发展成为必然,高速公路和运输设备的发展使产业园区发展成为可能。高新技术背景下大量自由布局型而需要优美区位环境的产业的出现,使精心规划而成的、以既能吸引新工业的投资以发展经济,又能缓解产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的、以充分的绿色空间为特征的产业园区在城市郊区发展起来。几十年后,产业园区的概念有了深刻的内涵,这就是:产业园区本身是风险项目,它不能靠房地产经营来驱动,只有当全区企业之间形成联系密切而分工合作明显的地方网络,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群时,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发达国家的产业园区已经进入了产业群的良性发展阶段。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出口加工区开始,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发展手段被广泛采用,它是工业化面临生产力低下、缺乏资金、人才不足、技术落后问题时所采用的特殊政策工具。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形成新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园区发展成为可能。作为一种发展促进工具,政府往往为园区提供比周边地区更好的基础设施,而且创造不同于外界的制度环境,以此吸引外商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加工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产业在全球转移、低成本的区位可以被替代,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倡议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园区也注重内部产业联系的构建,争相把全球流动着的生产要素留在本地。因此,城市和区域的竞争愈演愈烈,营建产业园区的风险性正在增加,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园区以及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受到质疑。在此时期,重视推进产业的内在联系,构建产业集群的政策加以呼之欲出。

表4产业园区的起源和发展特征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类型

产业园区、企业区、免税区等

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设立

工业对城市中心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

国内生产力不足、缺乏资金、人才缺乏、技术落后

条件

高速公路出现,城市郊区化

跨国公司扩张和新国际分工,郊区城市化

时间

1960年代初期开始

1960年代中期开始

特征

靠房地产来驱动提供绿色空间、基础设施、减免税优惠政策

提供基础设施,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最新

进入了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阶段

区域竞争白热化

从规划来说,产业园区建设需要促进区域范围内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也就是服务于城市功能分区目标;从发展来说,产业园区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更重要的是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带动本地供应商网络的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为培养本地下一代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准备。此外,产业园区从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3、产业园区的发展机制:专业化和综合化

专业化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带来的地方产业竞争力是研究区域竞争优势中关注的一个热点。政府关于产业园区发展政策的核心应该是通过发展产业园区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

产业园区不等于产业集聚,许多新建产业园区都是从综合化道路出发,其实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但是,也存在一些产业园区,开发者和经营者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对园区产业发展定位非常明确。这类产业园区通常关注地方产业配套环境以及自身行业独特的区位要素条件,而不是单纯的价格因素。这种产业园区在市场竞争中成功的概率就大得多。

因此,对于园区发展机制问题的认识决定了公共管理部门可能采取的发展政策框架。而产业园进一步的规划、兴建和运营都将在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展开。地方的产业化发展并没有一个普遍使用的道路,各个区域走上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是因为稍纵即逝的机会与深深植根于本地的社会、文化、制度交织在一起。所以,因地制宜是各地发展最根本的原则。

4、产业园区对地方的影响

产业园区具有良好集聚效应,是地方产业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不仅带动地方经济结构与产业空间组织调整,同时还连锁性地引发当地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从多方面驱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集聚成长、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本身如同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吸纳市场,不仅为本地区劳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还吸纳区域外劳动力。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会形成城市新区及经济活动的空间重组、人口的迁移流动及社会不同阶层的空间隔离化,也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从而带动城市地域功能的分化演替,最终改变城市功能格局及城市整体的地域结构特征。依托城市所具有的功能,为产业园区内从事生产、服务的人群提供必须的居住、教育等服务,反过来促进了产业园区及其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5、产业园区的发展有赖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园区的一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但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和公共平台的共享并不必然产生聚集效应。如果内部各企业间缺少产业关联性,不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导致各个企业都是封闭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或是与外部企业联系密切,会使得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很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不强,企业发展受到抑制,也没有精力去创新。而且,由于入园企业非集群化以及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分工与协作,新企业衍生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

建立产业园区是有风险的区域发展手段,国际上有不少产业园区失败的例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目标不现实;缺乏合理规划,或缺乏配套的发展规划;支持性机构不足;优柔寡断的政府;产业在全球转移,低成本的区位被替代。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园区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产业门类缺乏特色和相关性、靠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管理者是政府的代表机构,或是一级地方政府、前期规划往往不足,尤其是缺乏软环境规划、园区经营者较少关心企业经营活动等。

因此,应发展有明确产业定位的特色产业园区,依靠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非正式的合作契约。在这些企业之间,既有相互竞争,又有基于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

(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发展新模式

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实质性的产业发展与推广。当前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是理念转换,而是如何实际运作,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快速生长,并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创意市场,打造并完善创意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群落。因此,建立并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正是具有如上的这种相辅相成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迅速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网络和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创意产业园区、孵化器就是满足以上需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园区最初从支持和孵化新建高新技术企业而兴起,它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通过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来帮助初创阶段或刚成立的相对弱小的新创企业,使其能够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以支持和孵化新建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功能的产业园区,完全可以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模式。  

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础              

“创意产业”这一新行业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对过去行业经营方式的反思与突破。反映了对旧行业的理论范式、现有机制、政策趋向和实际运作的调整或反拨。创意产业的兴起一方面是对现有产业的机制、政策和运作的总结,是对其缺乏创造性的批评,另一方面也开启了新的发展的广阔视域。            

建设一个高效、务实、快速、稳步发展的创意产业园区,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

(1)建立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必须拥有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政策支持和高效的协调机制。这包括法律(经济法、市场法、版权法等)制度;金融结构,对外的国际承诺,为社会文化和知识资源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诚信、互惠、合作、富于功效的良好的社会网络。

(2)提供良好的文化、艺术创意的资源,对创意、艺术、艺术教育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文化标准和文化价值的推崇。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转换、利用;一个推动国际化的多元文化发展的共识;一个城市或园区文化活动的社会氛围,公众参与的热情与素质培养。

(3)市场网络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创意企业群体,打造并完善创意产业链,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群落。 

(4)高技术的基础设施支持,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

(5)完善有效的投融资支持,吸引富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

(6)吸引创意产业人才的文化氛围、城市风格和舒适自然的生活配套区域。        

2、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特征和功能

创意产业园区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催生文化创意企业,打造产业集群,甚至在推动就业等方面均有重要特征和功能。

创意产业园区具有聚合、丛集和融合、交汇的功能。产业园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产业集群或产业丛集。创意产业的各个部门在总体上可能有很大差别,但每一部类内却有着共同的或相近的属性。比如,都生产同一类产品或相关产品;共同分享同一市场,采用大致相近的销售方式、渠道;产业上游的资源需求相同;智力及人力支持的群体相同或相近,科技理念与技术支持相同或相近等等。  

总之,产业园区构成了共同的产业运行链条。产业间、企业间相互激荡,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优势。在产业内,企业之间互动;产业外,企业可以结盟,共同对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产业集群因享有地理上的优势而有可能获得更便捷的发展。波特认为,这种产业的群集具有特殊的优势,地理位置接近也许会产生集群间的激烈竞争,但企业间却可以分享信息资讯,聚合特定的需求,继而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也能使一个个孤立的企业从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中受益,同时刺激相关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群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了一般产业园区的构成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集群具有较大的跨行业重新按需组合的特征: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应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内容产业方面的企业,应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应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还应有经济管理、商品管理方面的有经验的公司。这种构成对于开放集群内企业间的动态联系,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形成综合融汇的集群效应。

创意产业园区的这种组合对人才构成也有很高要求。一是创意产业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受过三级以上复合教育,如文化艺术的理论与创作,网络设计或相关专业技术,工商管理或金融经贸教育;二是在企业内、行业内、创意产业园区内配置不同的专业人才,形成多种创意人才的互补聚合优势。一方面,创意产业园区无疑需要硬手:优秀的科学家、设计家、工程师、建筑师、投资人、金融家;另一方面,创意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形化、文化化和艺术化,所以创意产业园区需要“波西米亚人”:富于灵感的艺术家(包括先锋艺术家)、民间艺人、自由撰稿人、文化学者,甚至哲学家。第三,创意产业园区还需要管理人、广告人、媒介工作者等中介人。这是文化与经济、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学、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冲突、较量、碰撞与融合。其实,无论科学技术的创意,还是文学艺术的创意,在创造的境界上是完全可以相通的。

正因为创意产业文化艺术特性,大型创意产业园区还应考虑创意产业人员的生活环境,包括生活质量、生活格调、品味、生活舒适度等。

3、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高级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以地理方式实体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受到各种条件如地域分割、传统格局、资源配置、利润预期等的限制,很难达到理想的要素构建和产业配置。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事实上,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通过“越界”,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且通过在全社会推动创造性发展,来促进社会机制的改革创新。而从发展来看,数字化高端融合是创意产业园区的高级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所以说,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依托一定的实体创意产业园区,在实物设施的创意产业园区基础上打造无界域、国际化的虚拟创意园区,建设一个迅速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化网上市场和一个数字化的交易平台,构建“虚拟创意产业园区”或“文化创意信息数字交易港”。吸引巨量信息汇聚,开展网上信息交换、商务交易,科研成果转换,产品推介销售,从而以最新技术方式,实现产、学、研等各个链条上的数字化高端整合。 

三 动漫生态文化创意园园区模式探索

(一)动漫生态文化创意园园区的国际国内经验

“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作为整体概念,早已超越了动画和漫画的传统范畴,延伸到包括电子游戏、网络游戏,以及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各类玩具、文具、服装、生活用品之中。 “动漫”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现象,它更是一种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因此“动漫”已成为全球新兴的重要产业。随着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全球的兴起,日本、美国、韩国等这些原本就富有文化活力的国家率先体会到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动漫创意之国。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由动漫创意及动漫创意延伸出来的一系列产品都是动漫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的真正受惠者。动漫园区的出现将动漫创意产业的所有延伸产业链集中并更好的发展,带动影视娱乐美食等等众多产业的快速发展。

1、国际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及动漫创意园区发展经验

海外不少“动漫文化区”、“动漫创意集群”或“动漫创意空间”有三、四十年的发展历史,它们的经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重点讨论2个比较特殊的海外案例,让我国的规划部门了解动漫文化创意空间的多样性、更透彻地把握动漫文化园区的运作和特质,从而探索适合本地动漫园区发展的道路。

美国迪斯尼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及产品链联动

迪士尼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惊奇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试金石电影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米拉麦克斯(Miramax)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好莱坞电影公司(Hollywood Pictures),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都是其旗下的公司(品牌)。

到2028年时,迪士尼就晋升成百年“老店”了。它对动画产业做出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并且现在依旧有很多新成立的动画公司还在效仿迪士尼公司发展及推动动漫创意产业链。退出登录

窗体顶端


沃尔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以下简称“迪士尼”)无疑是我们最熟悉的动漫巨头之一。它是文化产业兴起的标志,更是值得借鉴的经典案例。

启示一:运营为先

迪士尼创办于1923年。在创办迪士尼之前,沃尔特·迪士尼在动画领域的尝试曾多次遭受失败。其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尝试,是创办了欢笑动画工作室(Laugh-O-GramFiles),制作改编自童话的动画短片。工作室在堪萨斯城颇受好评。然而,逐渐增加的名气无法掩盖工作室的致命弱点:忽视运营。这使得公司始终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以至于到1922年末,沃尔特·迪士尼公司出现经营难以维持的问题。

第一个迪士尼乐园的方案是经由罗伊考核数年之后在1953年同意,得以开展的。《幸运免子奥斯华》推出后很受欢迎,精明的商人在巧克力糖纸、玩具、钮扣上纷纷使用了奥斯华的形象。罗伊·迪士尼认为这有助于宣传动画片,决定不收费。此举为迪士尼之后赢得了更多合作对象,并且率先在市场上建立起了迪士尼的动画形象。以此为契机,罗伊与沃尔特开始摸索动画形象与品牌产品销售相联系的商业模式,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动画形象的版权费上升到迪士尼总收入的十分之一。

启示二:创新不断

人们常这样形容迪士尼的成功:一只老鼠开启一个时代。而常忽略了这只老鼠所代表的创新精神。

1928年,在迪士尼兄弟制片厂成立五年后,这只开启时代的米老鼠才进入世人眼中──被公认为米老鼠诞生标志的《威利汽船》首映。这部动画因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而载入史册。从这之后,迪士尼就没有放弃过对于创新技术与创新艺术形式的追求。

1932年,《花儿与树》上映,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1937年,第一部运用多平面摄影机技术的电影《老磨坊》首映。同年,世界第一部长篇动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上映。此片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发行电影原声带的电影。1995年,世界第一部电脑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上映。

不仅对于创新技术,对于创新艺术形式,迪士尼也是如此。1946年,迪士尼第一部长篇真人电影《南方之歌》发行。1950年,迪士尼第一个电视广播节目《奇妙王国一小时》首播。1994年,迪士尼第一部百老汇音乐剧《美女与野兽音乐剧》在百老汇首演。1998年,迪士尼第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动画长片《花木兰》上映。

时至今日,创新能力越来越被国内企业重视。创新产生新的市场契机,往往能够大幅度超越对手,这让许多企业视创新为最核心的战略。虽然并不缺乏像迪士尼那样为了创新将整个片场都抵押给银行的魄力,但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仍是一个无力企及的东西。

许多人都注意到迪士尼的创新能力,却没有关注迪士尼如何用创新建立起一套机制,让自己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迪士尼最值得学习的创新是将动画大片的制作流程变成一种通用模版,根据这个模版来策划、编剧、制作。


首先,在故事的来源上。迪士尼在全球范围寻找传说故事。从中东的《阿拉丁》、非洲的《狮子王》,到埃及的《摩西》、中国的《花木兰》。一来可以争取全球客户的认可,二来这些主题容易寻找,又不用为故事支付版税,并且保证了故事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枯竭。

其次,在编剧方面。改编的剧情通常有着典型的好莱坞套路:善恶分明,以恶势力占据上风开始,以善的大团圆收场。坏人要有幽默感、好人要历经重重磨难。一定有负责搞笑的配角,一定强调人性的积极面。这样在创作之前便形成了一个套路,既有利于在细节上发挥,同时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

这样,别人挖空心思才能创造出来的好作品,在迪士尼却成为例行生产流程,并因此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启示三:延伸产业链

以动漫作品打开动漫频道和影院的大门,赚取片酬和票房,再利用动漫形象的衍生品开发获得利润。这样一个以动漫形象为核心的产业链,是人们在观察迪士尼后总结出的“迪士尼模式”,也是许多国家动漫文化企业试图模仿的一条道路。

1929年,一位家具商人找到沃尔特·迪士尼,以300美元买下了在自己写字桌上印制米老鼠形象的许可。从此,迪士尼开始了走向拓展产业链的第一步。1955年,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开幕,标志着迪士尼形成了“电影-电视电台-衍生产品-迪士尼乐园”的完整产业链。

在之后的发展中,迪士尼逐渐形成了五大事业部,对应着现今迪士尼产业链的五个环节与上下游关系。

迪士尼影视娱乐是这个产业链的动力核心,也是迪士尼第三大收入来源。很多人误以为迪士尼影视娱乐在产业链上游扮演的是一个优秀内容平台的角色。事实上,迪士尼影视娱乐是一股在电影、音乐制作发行等整个流程都有着强大战略优势的整合力量。换句话说,其他公司的作品,也会被迪士尼影视娱乐运作成功,例如被迪士尼收购之前的皮克斯、拉麦克斯等著名电影公司的作品。

迪士尼媒体网络是迪士尼影视娱乐的推广渠道,沃尔特·迪士尼涉足电视的起因也是想借用电视等媒体推销迪士尼影片和迪士尼乐园。不过在长期的发展之后,电视台、电台本身的效益开始凸显,目前迪士尼媒体网络已经成为迪士尼最大的收入来源。

处于下游的是迪士尼第四大收入来源的迪士尼消费品与迪士尼第二大收入来源的迪士尼主题乐园度假区。

迪斯尼公司作为市场的桥头堡,带动数以百计的动漫创意制作公司,包括动漫产品延伸、动漫电影、动漫后期制作公司,联同众多动漫广告制作、动漫音乐、动漫摄影、动漫设计公司以至动漫消闲娱乐场所,构成一个产业结构绵密,以动漫创意企业为主轴的集群。

日本动漫创意产业﹑及经典卡通形象Hello Kitty的产品延伸

日本漫动漫产业园区

在日本,动漫主题公园管理非常到位 ,不仅有迪斯尼乐园、环球影视城,还有十几家有影响的主题公园。在主题公园的管理水平上,日本可谓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目的地消费”的理念,全方位的关怀和细致的服务使快乐消费在迪斯尼乐园里变成了现实。

日本秋叶原动漫销售聚集区、吉普力动漫园区、迪斯尼儿童乐园和迪斯尼海上公园等东京、大阪两地的动漫园区带动日本旅游业,动漫影视,动漫书籍等动漫产业的各项产业链延伸及发展。大量培养专业人才,发动相关产业联动性,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生产力,解决部分国民就业问题。

产业链衔接环节

  漫画出版—动画制作播出—版权授权—衍生品生产及销售—部分动漫作品外销授权—成功动漫产品的深度开发及新动漫产品开发—良性再循环,极具品牌价值的可以开发具备混合消费模式的主题园区或主题店。以上模式是日本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也是典型的以漫画为基础发展产业的模式。

  之所以说日本动漫产业模式完整,是指上述产业链衔接良好,形成了效益递进的良性循环模式。日本动漫具备了4个产业特点:一是规模形成。动画播出、漫画销售、衍生品销售、动漫广告在日本随处可见,已影响到日本整个社会生活。二是复制效果明显。动漫出版物和衍生品是最典型的复制产品,具备产业化基本特征。三是商业模式确立。日本动漫各环节都具备了投入产出良性模式,形成有现金流支撑的产业链模式。四是持续经营。20%至30%作品的成功率,保证了创作热情和成功产品的深度开发,动漫产业形成了持续发展势头。

  几乎所有当代日本人都受到漫画影响,如同中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连环画对中国人的影响一样,只是日本的漫画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影响持续扩展。日本现首相喜爱动漫,日本企业高管人员办公桌上常有漫画书,电车、地铁、街头阅读漫画书的人随处可见。在迪斯尼和环球影视城,经随机询问,日本东京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年不少于两次到迪斯尼乐园游玩,回头客在八成以上。

  更重要的是,许多年轻人对动漫形象的崇拜、模仿会影响一生,部分动漫作品的出品人对此十分重视,像宫崎骏等人对动漫形象的维护十分尽心。

  消费市场广泛

  漫画正成为一种语言工具,许多产品说明书、提示内容、企业标识、广告制作都使用动漫语言,虚拟文化正成为一种潮流。

   日本动漫产品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形成了良性互动态势,许多青少年对绘制漫画有浓厚兴趣。日本的漫画出版遵循低成本原则,新闻纸胶版印刷,每册定价在400日元(约25元人民币)以下,书在150页左右。定价不会对消费者构成消费障碍。方便普通消费的做法,有利于市场打下扎实基础,因为有广泛消费的市场才会导致供销两旺的局面。

  此外,漫画出版和付费有线电视的结合,衍生品的及时推出,又相互促进形成综合消费,市场形成良性发展基础。

合作机制清晰

  日本动漫产业链条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模式,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衍生品生产和销售渠道等都形成了界限分明的合作机制,力争把自己范围的工作做得最好。

  漫画动画工作室与企业资助合作也形成很好的模式,比如铁臂阿童木和电器公司的捆绑模式被广泛推广,企业既资助了漫画、动画工作室,同时借助漫画动画的广泛传播带动资助企业品牌广为认知,企业品牌也增加了文化附加值。

  日本动漫产品创作比较踊跃,创作者清楚产品推出和市场认可的风险关系,20%至30%的作品会被社会认可,5%的作品可以成为比较成功的作品,1%的作品会成为持久发展的品牌。形象可爱、成为偶像、贴近人性、深入人心是动漫形象设计追求的目标。

培养受众用心

  日本动漫作品大致分为面向青少年和面向成年人两类。面向青少年的内容分类很多,科幻、侦探、童话、校园、励志、规劝、搞笑、幽默、探险、女生等主题构成主要内容;成年人的作品主要是搞笑、幽默、调侃、惊险、家庭等内容,色情类有扩大蔓延趋势,路边的书店都可以买到,但有18岁以下禁读的标识。

    与日本动漫创意策划始终强调抓住青少年的心理,反映他们的生活并引导他们的生活和时尚潮流,还强调要跟踪他们并服务一生。他们的观点听起来有些理想,但确实有道理,以此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

 政府支持

政府为了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为了扩大动漫产业在国际上的销路,加快、加大日本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日本政府以及东京都政府都对日本的动漫产业实施支持和扶植政策。日本政府不但将动漫作为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而且还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来培养,在政策、资金和组织上都给予极大帮助。日本外务省决定利用“政府开发援助”中的24亿日元(约合2300万美元)“文化无偿援助”资金,从动漫制作商手中购买动漫片播放版权,并将这些购来的动漫片无偿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电视台播放,使不能花巨资购买播放权的国家也能够播放日本的动漫片。这样做不仅可以向海外推广日本的动漫文化,培育潜在的经济效益源,还可以增大日本在外国青少年之间的影响,培养更多的知日派,一举多得。

    在中国,作坊式的小制作公司已经无法与国际大公司竞争,企业资金紧缺问题、产业结构不完善、侵权盗版问题等都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解决。

 借鉴日本漫画产业的发展优势,联系我国漫画产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目前已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扶持一些重点动漫基地的建设、成立动漫产业协调机构,为动漫企业牵线搭桥。相信中国的动漫产业将会不断发展强大,成为中国文化展示与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日本动漫产业分析

目前,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

日本动画的国内市场 


日本的动漫销售渠道非常广泛,除了随处可见的动漫书店、衍生品专卖店之外,日本的商场和超市也都销售漫画书、动漫游戏光盘、玩具、模型等,有些大型商场里与动漫相关的产品占据了很大面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日本各类衍生品的销售渠道十分正规,或是专卖,或是和连锁企业捆绑销售,有利于品牌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动漫对外交流强势 日本动漫已经成为该国文化出口的主要产品,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和美国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榜样”作用,比如,韩国对引进的日方动漫创作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0万日元补贴;美国在和日本动漫企业的合作中,80%的资金投入由美方补贴。这些做法无疑都是希望通过日本动漫的带动作用,促进本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当然,日本动漫产业也存在问题,比如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限,漫画向色情化、低俗化发展,二维动画向三维动画转化的成本高,本国市场消费能力趋于饱和,周边国家动漫发展速度过快形成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大制作趋势形成市场挤压等。但对我国动漫产业而言,这些问题可能正是机会和机遇——在数字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里,后发者有先至的可能,中国动漫正处于力量蓄积时期,只要我们能够虚心学习,敢于迎接挑战,那么,中国动漫产品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经典卡通形象Hello Kitty的产品延伸

日本Sanrio(三丽鸥)旗下有我们熟悉的文化品牌Hello Kitty,My Melody、Kuromi、Charmmy kitty、Cinnamoroll、Pankun等。

Sanrio出品的卡通产品总是会得到女孩子的青睐,百变的造型,让普通的卡通形象变得与众不同。

以HELLO KITTY为首的卡通形象虽已拥有三十余年的产品形象年龄,却依然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形象已经延伸至日用品、食品、电子产品、甚至公共设施等,发展潜质具有相当强的持续性。

中国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及动漫创意园区发展经验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已经先后成为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大约为8000亿元人民币,教育消费、新媒体消费、旅游消费和演出市场、电影市场消费成为2009年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四大热点。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就已经提出要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把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中国动漫产业每年保持40%~50%增长速度,具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

近年内地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把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列入重点规划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波 “产业政策”浪潮,不少省市都制定战略纲领,以突显本身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区内的文化产业发展。而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实际,通过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作用,极力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推动及经济发展。

广州动漫创意园区

广东动漫城是广东省全力打造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规划总面积2500亩,预算总投资100亿元.到2010年年底,约能完成建设面积约30万平方米,可满足300家中小型动漫游戏、创意文化企业入驻。广    

漫城的主要功能区包括“动漫总部大楼”、“青少年动漫体验广场”、“原创动漫制作中心”、“国际动漫游戏研发区”、“动漫产学研示范区”、“动漫教育培训中心”、“动漫版权交易中心”、“动漫衍生产品研发中心”、“大型动漫主题超市商城”、“主题动漫酒店及公寓”、“画家村及专家楼”。广东动漫城整合区位、环境、人才、产业、文化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从动漫外包、动漫教育入手,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探索出动漫原创、动漫外包、动漫教育、动漫产品开发、版权交易、知识版权保护和品牌运营互补发展的模式,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力争把广东动漫城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动漫产业发展平台。 

目前,广东动漫城已经搭建了“动漫版权交易中心”、“动漫制作外包服务平台”、“产业政策服务中心”、“动漫衍生产品研发中心”、“动漫游戏公共技术平台”等产业链的核心骨干节点,解决入园企业在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动画渲染、项目申报等方面的问题。 

广东动漫城将建成一个集动漫人才培训、动漫服务外包、动漫原创制作、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及相关综合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社区。 

广东动漫城游戏游艺产业集群示范基地:将打造一个集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展示交易、教育培训、体验消费、生活休闲及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游戏游艺产业集群示范基地,是广东动漫城的组成部分之一。 

广东动漫城努力营造优质的产业生态环境,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需求。 

广州动漫创意 园区计划建设“两个平台、一个中心”,即动漫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及动漫教育培训中心。其中,动漫产业链资源整合平台,将整合动漫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资源,包括国内外动漫原创作品及衍生品及专业人才等。该平台将依托广东强大的玩具礼品、童装童鞋等设计、研发、销售及物流等优势,搭建一个动漫产品开发与运营的服务平台,将原创动漫形象品牌市场化,按照市场规则打造包含动漫衍生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平台。   

四、金阳动漫生态园的区位分析

金阳动漫生态园落户于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总面积约378.45亩,是依托原石林公园以动漫文化为主体的生态型公园和石林公园周边78.45亩地块的相关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产业园和商业办公配套系统组成。其中,石林公园以原有的石林景观和布局为基础,对其结合动漫元素进行改造、优化、完善,开发建设成为具备都市园林景观、市民休闲、健身娱乐和动漫体验等功能的设施完善的开放式公园,不设门票对广大市民开放的生态型公园。

贵州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良好,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区位优势明显。

(一) 金阳新区规划,城市功能定位

金阳新区位于贵阳区市中心西北面,距中心区仅12公里,时空距离为10-15分钟,是与中心区联系最便捷的片区。发达的航空港、铁路、公路等各种交通设施为金阳新区提高了优越的外部交通条件;贵阳这座美丽的高原山城,近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城市建设成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世纪之交的贵阳确定了“建设现代化都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战略目标,而由于中心区发展空间受限,促使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成为必然趋势,并成为实现贵阳市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关键性举措。

按照现代化新型城市的特点和21世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高要求,金阳新区的功能定位主要是“行政办公、教育科研、居住、文化娱乐、金融商贸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城市性质出发,并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地将新区建成一个生态环保型、园林式、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城市,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经济、社会、环境的高度统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文化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构成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使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 便捷的交通

轨道交通 

贵阳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线路总长度139.3公里,设车站81座,其中换乘车站8座。线网中1号线南北贯穿中心城区,东西横贯金阳新区,连接贵阳站和贵阳北站两大对外交通枢纽,是重要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2号线南北贯穿金阳新区,东西横贯中心城区,经油榨街通达贵阳机场,是支持城市空间发展的骨干线路;3号线贯穿中心城区,覆盖外围组团,是促进外围组团发展和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轨道交通线路;4号线是完善线网的交通线路。至2020年,中心城区公交方式(含轨道交通,不含出租车)出行比例达到35—38。中心城区两大服务中心(老城区、金阳)与周边其他片区、组团之间实现机动化方式30分钟内通达,90以上的居民单程出行时间不超过45分钟。   

建设标准   

近期建设项目推荐采用常规钢轨钢轮系统,线路最高运行速度80km/h,旅行速度30~40 km/h,车辆采用B型车,6节编组;线路行车能力按30对/小时设置;采用集中供电、DC1500V架空轨受电方式,并设置了独立的通信、信号、防灾报警、通风空调、自动售检票等机电设备系统。   

系统制式与运营   

通过对系统制式和车辆选型专题研究,确定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采用钢轮钢轨系统,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旅行速度为30~40公里/小时. 运营组织为:1号线初、近、远期均为5节编组;2号线初、近、远期为5节编组。   

车站建设

近期建设项目区间高架车站以侧式站台为主,主要采用三层结构,车站站厅层设在地面二层,站台层设在三层;区间地下车站站台型式以岛式站台为主,车站结构以二层为主,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   

2011年2月:1号线中心城区地勘工作进展顺利。   

9月20日凌晨贵阳轨道交通入城工程将在中华路、遵义路全面展开。 

  航空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国际航站编号:KWE) 贵阳龙洞堡机场是距市中心12公里、车程15分钟的4E级现代化机场。该机场占地6000余亩,机场跑道长3200米、宽60米,具有先进的导航系统和设施。候机楼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有设备先进的国际、国内候机厅,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高峰小时2000人(次)进出港需要。目前开通航线76条,通航城市52个,航线辐射北京、上海、广州、海口、成都、昆明、西安、南京、杭州、天津、郑州、南昌、深圳、武汉、铜仁、温州、福州、兰州、兴义、南宁、厦门、重庆、济南、合肥、大连、荔波、泸州、三亚、北海、太原、宁波、青岛、桂林、长沙等全国大中城市及台湾、香港、曼谷等国际航点。2010年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为6271701人,排名26位,超过温州、南昌、合肥等城市,进入了国内比较繁忙的机场之一。   

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已纳入“十一五” 期间拟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于2010年9月份开始扩建,工程计划总投资估算约34亿元。据悉,二期工程已进入倒计时,完工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万吨、飞机起降量14.6万架次。主要建设规模为新建航站楼11万平方米,并改造现有航站楼;新建停机坪26万平方米,货运站2.1 万平方米,停车场(楼)10.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空管、供油、供电、给排水、供冷、供热、燃气、消防救援和辅助生产设施,用地规模约1086亩。新航站楼是扩建工程的重要环节,设计方案呈现四大亮点:一是综合性,新老两个航站楼有机联为一体;二是特色性,建筑设计风格体现了“多彩贵州”和“林城贵阳”的时代地域特色;三是生长性,方案充分考虑了机场长远发展空间;四是便捷性,贵阳城市快速铁路和轻轨同时引入机场,旅客出行更加方便。 

新区规划注重强化与中心城及周边城市的联系,重视公共交通建设,体现人性化的交通体系设计,实施交通引导城市开发(TOD)的策略,实现交通系统和城市发展规划间的统一协调,着力构建与新城功能和布局相适应的、体现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的和谐开放的综合交通体系。交通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为整个贵阳带来生机与活力,更为文化创意园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策略

(一)产业引导策略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应淡化主导产业思想,而以吸引创意人群、提供就业和提升生活品质为核心。


Ø 发展创意产业:产业发展需要以创新、提供就业及提升生活品质为核心。无论现代制造业还是内容创意产业,都需要运用知识,以创新不断推动产品的差异化与多样性,使经济活动朝着价值链的两端,也就是研发及市场营销的方向拓展,从而提高产业的附加价值。创新和知识超越简单劳力、土地和资本,成为创造附加价值的主要来源。发展知识密集的创意产业,就是未来产业战略的重点方向。具体来看,文化创意园未来可发展动漫、手机游戏、网络游戏、数字典藏、数字出版等产业。在动漫产业中,可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机遇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Ø 推动产学研互动:文化创意园的产业链配套集群的特点在初期并不会很明显,发展本地配套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而教育产业和科研服务机构依赖的产业联系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不一定表现为稳定的、有形的上下游配套关系,可能表现为比较灵活的项目合作形式。推动产业联系的关键在于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高教科研机构面向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利用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机构和单位的积极性,开展技术与人才培训。此外,积极利用海外优势教育资源,以动漫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申请“出国留学经费”等渠道来培养教师队伍和优秀人才;聘请海外动漫创意、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专家来华讲学和工作。

Ø 吸引创意人才: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高技能和创意的人才,提升生活品质是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居住产业本身就是吸引人才的一种途径。相对于市中心更廉价、生态环境更好的居住条件已经为通州吸引人才定居创造了巨大的优势。然而,为这些人才提供就业机会需要淡化狭隘的支柱产业思想,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区内不同类型的产业活动,为不同形式的创业和就业提供较为宽松、便利的商务环境。同时,将推动现代服务产业等作为提升生活品质的辅助手段。这些在提升本地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本地居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Ø 支持扩大就业:在产业发展引导中,必须重视提供与保障一般就业机会。上述提升生活品质的产业可以提供低技术工人相当多的工作机会,但可能仍不足以吸收全部没有机会在创意产业工作的劳动力。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在提供稳定而有保障的就业机会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即使在竞争优势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仍然可以根据综合社会经济成本效益的考察,对这类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空间引导策略

在空间规划上,以公共建设引导空间有序演化,促进“投资创业”与“生活居住”的有机融合。未来以科教研发机构孵化衍生的新兴企业会以中小企业为主;同时,围绕弹性专业化生产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也需要较为灵活的办公空间,可以预计,文化创意园内的产业区、研发区和居住生活区可能在空间上会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混合状态。这种混合状态需要在组团内部的微观层面实现各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1、 新区商务中心: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来看,在与中心城联系便利的公共交通节点,以与市中心30分钟到1小时车程为限,有可能形成新的商务中心区。新区商务中心能为创业者提供相对廉价但便利的整体商业配套环境,减少企业对中心城区商务职能的依赖,这对初创企业将会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完善居住区信息基础设施,为职住合一的就业模式和远程办公创造条件。相对于各自为战的孤立的企业孵化器,利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引导居住和商业设施开发,逐步形成的新区商务中心,具有更开放和灵活的城市服务功能,目前,金阳新区必将成为新区商务中心。

2、 开放的科教-研发社区:大院式的高教科研组团自身会形成集生产、生活、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形成较为密集的居住人群,同时吸引周边一些服务型的非正式经济体的聚集。从国内高校的经验来看,单纯的科教用地,与生活设施脱离,还无法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且郊区的生活配套状况也不允许,因此传统大院式的形态可能继续保留。但为了促进高教科研机构为主的组团内部融合,可以考虑高校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建立开发的科教-研发社区,规划共用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剧院、饮食中心等,促进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以及大学研究机构与地方社区之间的交流。

3、 产业与居住的合理空间布局:在产业发展上应该侧重于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创造以人为核心,较不依赖于工作场所的就业机会,将有利于缓解目前职住分离所造成的城市问题。发展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尤为紧迫。

4、 生态园区空间管理组织创新:生态园区集中是有效提高资源集约利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受用地发展空间限制的条件下,招商引资项目选择除了考虑土地产出比、创造就业率、环境保护等指标以外,专业型的动漫生态园区应当考虑设立专家委员会对拟入园企业和项目进行同行评估,并提高评估过程的透明度,保证公开公正。这样一种较为弹性的控制方法,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并且提高项目选择和评价的专业性。

六、金阳动漫生态园空间规划的可行性建设方案

金阳动漫生态园总面积约378.45亩,是依托原石林公园以动漫文化为主体的生态型公园和石林公园周边78.45亩地块的相关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产业园和商业办公配套系统组成。其中,石林公园以原有的石林景观和布局为基础,对其结合动漫元素进行改造、优化、完善,开发建设成为具备都市园林景观、市民休闲、健身娱乐和动漫体验等功能的设施完善的开放式公园,不设门票对广大市民开放的生态型公园。

该项目建设符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和有关动漫产业的发展政策,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将对推动贵阳和贵州的旅游业和动漫产业联动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价值,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将起到积极地引导作用。

一、动漫创意文化为主题的生态型公园的建设内容主要为:

1、动漫文化广场设施

以独特创意的动漫元素作为公园大门的设计理念,修建成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迎面第一印象;在公园大门入口内处建设一个大型的动漫文化广场,作为公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场所、以及每年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的主要活动场所;同时在广场的右侧将已废弃的喷泉水景开发出来,水景中央将动漫主题群雕作为衬托,以完善广场的整体景观。

2、道路交通方面

公园内现有的人行道路残缺、破损很不完整,针对公园景观和地形地貌进行设计的独一无二唯美的动漫之路铺设,包括其地面绘有动感、情景漫画,既美观大方、又能起到路况、活动场所的引导作用;同时又在路面特定的位置设立动漫造型的路牌、休息椅、垃圾箱、卫生间等设施。另外,沿系列文化长廊的环线轨道电瓶动漫火车设施的建设,将为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和别具一格的动漫旅行体验。

3、系列文化主题项目

在公园的部分空闲场地设计建设相关的文化走廊,包括亚青赛历届作品展示长廊、多彩贵州文化长廊、动漫大师工作坊、动漫文化长廊(包含景观艺术雕塑群、主题体验馆、衍生产品展销、动漫嘉年华游艺体验中心、动漫COSPLAY演绎平台等)系列等项目。

同时,还将为成年人和中老年群体建设免费使用的中老年健身活动区域的相关设施。

4、配套设施

公园内部所有的水电建设;完善景观绿化、灯光、安防监控等配套设施设备的铺设、安装。

二、在石林公园周边的建筑配套区域,作为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产业园和中央商务办公配套系统由以下内容构成:

1、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产业园

动漫衍生产品创意、研发及展销中心、动漫教育培训中心、网上信息交换与互动、动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及中心机房、网络游戏、物联网系统、数字集成与软件研发、数字影音、版权交易、商务交易、移动传播服务、科研成果转换等为一体的支柱型文化创意及动漫产业集群。

2、中央商务办公配套系统

为亚洲青年动漫大赛配套的大型会展中心、动漫主题餐饮配套设施、4D影院及新媒体视觉体验中心、电子竞技互动体验广场、集文化、艺术、动漫为主题的大型展销商城、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企业办公中心区。

原创动漫区:为动漫原创企业提供孵化及专业服务的平台。 

外包服务区:按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的现代化动画片生产线,提供标准化、规模化的动漫外包服务。 

教育培训区:汇聚国内外精英师资力量,为动漫产业批量培育和输出专业技术人才。 

国际动漫区:为国际著名卡通形象提供产品创作、品牌授权、产品开发、市场运营等服务。 

中央商务区:在中央商务区内,展贸中心、传播中心、商务中心、会议中心、动漫精英俱乐部、饮食休闲中心、动漫衍生产品展销等一应俱全。 

生活配套区:为动漫企业、商家、员工等提供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安居氛围,生活配套区内建有中心会所、体育休闲中心、购物中心、服务中心等,建立工作、生活多功能结合的现代人文社区。 

产业服务中心:提供作品展示、版权交易、品牌授权、作品传播、影视播出、技术支持、网络平台、发展融资、政策落实、创投基金、行政协作等服务。 

动漫体验中心:动漫主题广场、动漫博物馆、动漫影城、网游体验中心、动漫图书馆、特色展示中心等汇聚一体,切身体验琳琅满目的动漫大千世界。 

三、动漫生态园产业发展模式

1、随着动漫、数字内容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将现有的“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过渡平移引入动漫生态园内继续超常规发展。原租赁的“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经过四年多的发展,从成立时的12家企业已发展到30多家,总产值每年以50%增长的该园区而言,将会带来一次更加辉煌的质跃性的超常发展的可能性。

同时,历经五届亚青赛的品牌效应和对外横向互动的累积,已与国内动漫先进城市建立了共同发展动漫产业在合作关系,如广州动漫协会(有上万家动漫衍生产品企业的支撑)、与文化部动漫集团公司商谈并有意向联合开发该动漫生态园,可引进100家企业落户该园的商业办公区域。使之更加丰富动漫生态园的业态内容和落户企业。

2、“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服务司、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贵阳市文化局承办,亚太动漫协会协办。在国际动漫界、数字内容、游戏软件行业享有盛誉,是亚太地区唯一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型国际动漫文化、数字内容交流活动。 

2011 (第五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于8月26—28日在贵阳再度举办,活动以国际性、专业性、差异性、互动性和产业化的特点,受到国内外业界的好评,为促进贵州乃至西部动漫产业、贵阳创意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AYACC坚持高标准的专业水平举行赛事,对于推动主办城市动漫及数字内容、游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都有巨大影响力,亚洲各大著名城市竞相举办这一赛事。中国,作为迅速崛起的动漫产业大国和亚洲最大的数字内容、游戏软件消费市场,举办AYACC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力。 

“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的国际性、专业性和独特性是无可比拟的。它与杭州国际动漫节、上海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一起并称国内三大动漫系列活动。

贵阳市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与28个国家和地区动漫专业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淀了六万多动画、漫画作品,亟待开发和生产衍生产品,将在该生态产业园建立“亚青赛历届作品展示和动漫博物馆”,整合“亚太动漫协会”的国际资源形成常态的国际动漫交流平台,以积极推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根据国家有关专业机构分析,2010年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了208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22.4%。预计到2012年该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21亿元,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3.5%。随之中国动漫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与不断成熟,增长率呈现逐步加快的态势。

动漫生态园将通过石林公园的改造和完善、周边的文化创意暨动漫科技产业园和商业办公配套系统的开发建设,将导入15亿元的各项资金投入,到2015年,争取实现该园区的整体经济规模在30亿元以上,到2020年达到50亿元规模的经济总产值。

4、产业运行的主要模式

以旅游和商业经营为主要的经济收益点,保障园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以贵州动漫集团公司为龙头,牵头承接、发布和制作省内大型的动漫项目,协调整合贵阳市现有的动画制作水平高的企业向省外辐射发展;吸引3—5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动漫游戏企业和动漫衍生产品的制造企业入驻园区,以带动园区内的中小型企业生产加工的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数字教育和动漫培训内容,在产业化的基础上,保障动漫人才的输送和创意水平的提升;努力促进全国手机动漫基地分中心落地园区,大力发展手机动漫业务;通过贵州动漫展播平台实现在动漫作品影视播出和运营的盈利;结合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以会展经济的形式争取国内外知名动漫版权活动在园区的连续举办,进一步扩大影响、获取收益;组织开展电子竞技比赛和互动体验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按体育经济的模式培养相关产业市场,形成规模化发展;建立专业的经验管理团队,建设相关的公告服务平台,为园区的企业发展做好产业服务,辅导动漫企业上市,进而扩大产值规模和相关经济总量。

同时,我们还将在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及金阳新区管委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制定出一整套的动漫生态园(包括公园和商业配套)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方案,以规范公园的安全、健康的可持续运转和产业园区的快速、有效的持续性发展。

总之,以动漫的表现形态充分展示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生态文化及酒,茶等产业文化,依托本片区生态环境的无穷魅力,并与贵阳“避暑之都”的旅游形象相结合,“动漫生态园”还将成为金阳地区的标志性景观、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服务区,为旅游业和动漫产业提供有效的发展平台,这对金阳乃至贵州而言,其产业发展模式和良好社会效益将是又一次的创新尝试,并产生积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作用。

动漫生态园也将打造成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动漫生态产业园,通过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促成动漫产业和相关行业的交融与互动发展,并吸引巨量的信息汇集,从而以最新的技术方式和业态实现产、学、研等各个链条上的数字化高端整合,力争成为贵阳最具活力的文化创意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业基地,以全新的文化旅游和休闲方式,填补贵州乃至西部地区的这一联动产业、集成发展的复合型生态产业园的空白。

借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强劲东风,我们将致力于贵阳的文化、动漫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们联合了知名的投资集团共同投资,经过一年多与有关部门的反复磋商、协调;通过多次实地勘察,并进行深度的规划、精心的设计,经过省市规划专家两次论证,已于2011年9 月28日由贵阳市规划局和贵阳市金阳新区管委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并通过了专题论证。2012年4月23日顺利取得摘牌。希望我们能有机会参与动漫生态园的开发建设,并且一定全力以赴、严格按照规划和有关规定,保质保量如期完成项目的建设。将金阳新区石林公园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座动漫生态园”,使其早日为贵州、贵阳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打印此页】【返回】【关闭
 
上一页: 诚招中国闽商联合会会员会所专用品生厂商
下一页: 全国养老院项目招商
 
 友情链接:
 
  法律之星|     中国政府网|     中科院绿经所|     农业部|    
总部地址:广东省韶关市财富大厦 闽ICP备13010953号-1
官方网站: www.zg99999.com  
声 明:闽ICP备13010953号,版权所有中国闽商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严禁拷载,违者必究。